1
先说何为疫病?
古书上说了:“天气方今又重以疫病,长幼相乱而死丧甚大多也。”
这是在说其特点:传染率高,病死率高。
中医书上这样解释疫病病因:邪气伤害所致。
“风、寒、暑、湿、燥、火”六邪气从口鼻而入,侵犯上焦肺卫,五内相克而为时疫。
其实,这说的就是现代医学中的流行性急性传染病。
流行性急性传染病分35个病种,分甲乙丙级。
照这么说来,《红楼梦》第二十一回,凤姐家的巧姐出花儿应该属于哪一类呢?
大夫给巧姐诊完脉,却向患儿家属道喜:“替夫人奶奶们道喜,姐儿发热是见喜了。”
“见喜”一说是古人对天花的一种隐晦说法。
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已经消灭,但如果分类的话应该是和霍乱同一级别,属于“甲类传染病”,该病死亡率极高,哪有喜可言?
因为古时没有天花疫苗,一旦染上如同千军万马独木桥上闯关,能闯过去的会获得终生免疫力,方能谓之“大喜”。
康熙皇帝幼年时,宫里皇子们传染天花,一时间皇嗣凋零,只有玄烨闯过生死关活了下来,这样说来可不就是大喜吗?
另有一说是水痘,因为水痘也叫“喜”。
贾赦看上贾母的贴身丫头鸳鸯,想纳为小妾时,遣她嫂子去做说客。
她嫂子一见鸳鸯就说:“快来,我细细地告诉你,可是天大的喜事。”
鸳鸯这样答:“什么‘喜事’!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
状元痘儿即水痘。
天花、水痘,都是皮肤长痘疹的呼吸道传染病,但严重程度却不一样,后者轻得多。
照病程来看,天花病程是10到12天结束,水痘则可以延长到14天。
而巧姐后来痊愈,不多不少,正好用了12天。
“毒尽癍回,十二日后送了娘娘。”
又有多姑娘对贾琏说的“你家女儿出花儿”之类的话,巧姐应该是得天花的可能性较大。
这样就能理解为什么当太医道喜时,王夫人凤姐忙问:“要紧吗?”的紧张程度了。
太医告诉她,“病虽险,却顺。”,让她准备了专门发痘的桑虫,和有助于修复皮肤破损的猪尾。
凤姐按照习俗进行了一系列封建迷信活动:打扫房屋卫生供奉痘疹娘娘,忌煎炒,与贾琏分房睡,用可以辟邪的大红色布料给奶子丫头们裁剪新衣。
但毋庸置疑,这在客观上也起到了一定辅助治疗及护理作用:
打扫卫生可以清洁环境;忌煎炒是提倡饮食清淡;分房睡是密切接触者与健康人群隔离开来,防止病毒扩散;至于红色新衣,那不是贴身护理人员们的隔离衣吗?
凤姐当机立断,把两个医生“扣”下来 ,让他们轮班值守,整整十二天不放回家。
这相当于让巧姐住进了ICU特护病房,并聘请了专家组医生24小时全程监护啊!
里面忙着,她在外面也没消停,领着平儿日日供奉痘疹娘娘。
用信仰的力量来加持,不放弃不抛弃,增强抗击病魔的信心。
能做的她都做了,事实证明这一系列做法行之有效,十二天后巧姐顺利痊愈,这和凤姐英明果断的指挥是绝对分不开的。
与疫病的战斗就是一场与时间的战争,谁有预见性,谁能跑在前面,谁能主动出击制止事态发展,谁就能赢。
换个黏糊点的人,一观望犹豫,就容易行动滞后,一旦病魔占了先机,后果难料。
2
前有巧姐出花儿,后有晴雯得重感冒。
这回出面料理的是另一个少奶奶李纨,她对疫病也有着非常高的警惕性。
当她听汇报,说晴雯受凉了请医生来看,便让老嬷嬷如此回话:“两剂药吃好了便罢,若不好时,还是出去为是。”
意即要将晴雯隔离出去。
理由是:“如今时气不好,恐沾带了别人事小,姑娘们的身子要紧的。”
“时气不好”,意即是传染病的高发期,担心晴雯得的是传染病,传染给小姐们。
这话说得并不为过,李纨肩上担着照顾小姑子们的担子,这是从大局出发,有防范意识。
可惜晴雯没有那么高的觉悟,立即大喊:“我那里就害瘟病了,只怕过了人!我离了这里,看你们这一辈子都别头疼脑热的!”
平日读这些话只觉得晴雯脾气爆而已,但换个角度看,便觉得她实在是不懂事。
你怎么知道自己得的一定不是瘟病呢?总要替别人考虑才是。
宝玉是个特别理解人的人,他明白各人有各人的立场,于是这样劝晴雯:“别生气,这原是她的责任。唯恐太太知道了说她不是,白说一句。”
读到这里,觉得这些大户人家的奶奶太太们也不容易,不是想象中养尊处优、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就对了,家里事情千头万绪样样都要操心到。
防止疫病扩散,保证家人身体健康竟然也是本职工作一桩,做不到位竟然是要被顶头上司婆婆追责的。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分工不同,都是为人民服务,而已。
再回头说到凤姐,凤姐向贾母提议给大观园里增设小厨房,因为天又短又冷,一日三餐就不用来回跑了。
贾母早已有此意,但是不想再给凤姐添麻烦,因为她事情已经够多了。
凤姐说了,不怕麻烦,关键是“小姑娘们冷风朔气的,别人还可,第一林妹妹如何禁得,就连宝兄弟也禁不住,何况众位姑娘。”
贾母连声称赞,说凤姐想得周到。
当宝玉黛玉们在大观园里吟诗作赋、开宴饮酒,恣意挥洒青春的时候,可曾想到两个嫂子为他们的健康默默付出承担了多少?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思虑周全。
3
得了疫病,活人要隔离。
那如何对待得时疫之人的遗体呢?
贾府的做法貌似很无情:烧化。
但是很科学。
尤二姐、晴雯死后,贾府是按疫病处理的。
尤二姐自杀后,贾母得到的信息是“死于痨病”。
于是这样指示:“谁家痨病死的孩子不烧了一撒,也认真的开丧破土起来。”
是贾琏后来悄悄地把她埋到了尤三姐坟旁,让她们姊妹做个伴。
晴雯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死后很快就被烧化了。
“女儿痨死的,断不可留!”
当然她们冤枉,那是另一个话题。
就事论事,只按疫病病人遗体处理方法谈,这么做没毛病,可以最大程度地杜绝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
今日重温红楼梦,才发现贾府中人对付疫病的方法完全符合流行病学原理。
无非就是做好这几条:传染源;做好隔离,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万变不离其宗,重要的是抓好落实。
读红楼不要白读。
面对疫情,我们要按照上面这几条做好防护,记得勤消毒勤洗手,出门戴好口罩,人多的地方不要去,老人、小孩、体弱、免疫力差者尤其要做好保护。
据 国学文化
新闻推荐
□胡欣红最近这段时间,来自江苏泗洪县的市民盛德(化名)一家很犯愁。原来,他卖房用来还债的40万元,被家里的“熊孩子”玩快手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