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醉驾后教唆他人顶替,该如何定性?

来源:大江晚报 2020-03-17 00:51   https://www.yybnet.net/

孔某是一名教师。一日,他与张某等人吃饭时饮酒。饭后,醉酒的孔某在驾驶张某的汽车倒车时,汽车尾部与匡某驾驶的电动自行车相撞,造成两车轻微损坏,匡某及其搭载的人员均受伤。事后,孔某弃车逃跑,害怕因此事被革职,教唆强某冒充肇事司机前往现场,随后孔某与张某等人商讨串供。在案件侦查阶段,孔某多次请求并叮嘱强某冒充肇事司机,并与张某等人一同提供虚假证言,最终导致警方未能及时对孔某抽血化验酒精含量。

最终事情败露后,强某及张某等人因此被处以十日的行政拘留。公诉机关以孔某犯危险驾驶罪,提起公诉。一审法院判决:被告人孔某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千元。被告人孔某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二审法院裁定:撤销某区人民法院一审刑事判决;上诉人孔某犯妨害作证罪,判处拘役三个月。

笔者认为:被告人孔某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并为逃避法律追究指使他人作伪证,导致公安机关无法及时对其进行血液酒精含量检验;孔某还指使多名证人提供虚假证言,影响了司法机关正常的诉讼活动,其行为构成妨害作证罪。一审判决在未能准确查明孔某血液酒精含量的情况下,认定其驾车时处于醉酒状态,判决其构成危险驾驶罪,依据不足。

妨害作证罪指行为人以隐匿罪证、陷害他人或使自己、他人逃避刑事追究的目的,通过暴力、威胁、贿买等手段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行为。行为人身为教师惧怕因此被革职,而联系第三人冒充肇事司机,并教唆他人统一口径向公安机关提供虚假证言从而逃避追究。由于行为人属已满十六周岁的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主观上故意通过教唆的手段指使他人作伪证,导致公安机关无法及时检验血液酒精含量,妨害了国家司法机关正常的司法活动。行为人的行为满足妨害作证罪的构成要件,因此,应当认定行为人构成妨害作证罪。

沈楚雄

新闻推荐

平乐农合行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宣传活动

本报讯(通讯员黄贞吴丽华)3月15日是全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为持续推进疫情防控期间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不断增强金融消费者...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醉驾后教唆他人顶替,该如何定性?)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