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义务送药人被举报“赚差价”,别让好人太难做

来源:新京报 2020-02-29 00:45   https://www.yybnet.net/

■来论

“武汉义务送药人被举报赚差价”——新京报的一则报道,日前引发关注。

据报道,中学老师吴悠在武汉封城后1个多月时间里,骑着电瓶车为网上求助者义务送药。据其称,连花清瘟、口罩等物资都是免费送,奥司他韦等稍贵药品则收取低于市场价的费用,出售所得会返还给捐赠方,以支持继续买药。截至目前,吴悠和朋友们已为600多户求助者送去了药品和防护物资。然而,最近他却被人以非法售药和牟利举报,并接受了公安机关的调查。

为患者义务送药却“引火上身”,吴悠的经历被报道之后,网友纷纷为其抱不平。

事实上,疫情暴发以来,有不少像吴悠这样的志愿者、摆渡人,奔波在武汉的大街小巷,给居家封闭的人们送去食品、药品等急需物资。与正规志愿者不同,他们更像是“游侠”,全凭一腔热血在做事,相应地,也就没有太多条条框框。

客观说,吴悠没有医师资格证,而所送部分药品又是处方药,这其中确有可商榷空间。但正如吴悠所说,他只是根据对方需求来配送,并不推荐药品。而在公示捐赠物资、药品发票明细等方面,也确有可提高空间,但他不属于任何部门和组织,过高要求未免有些吹毛求疵。

当下,武汉疫情依然胶着,对于有购药需求的人来说,其困难可想而知,吴悠主动送药行为本身已十分可贵;而且,不少买药者就是感染者,吴悠实际上是冒了极大的感染风险,可谓出钱、出力又出人。我们不清楚举报者有着怎样的理由,但此举无疑会让好人寒心。一个普通人最纯粹的善意,不该承受从恶出发的揣测与指摘。幸而,公安机关的调查已还其清白。

现实中,志愿者被误会、误伤的情况并不鲜见。我们不是反对监督和质疑,而是要尽可能了解实情、对自己的举报行为负责。

曼德拉说:“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无情的病毒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守望相助的力量,尊重并保护这些善良、勇敢的人们,他们才不至于失去了行善的勇气。

□彭美琪(大学生)

新闻推荐

教育部:重点加大基础教育、基层医疗等领域招录

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2月28日在北京表示,将最大限度增加就业机会,教育部与人社部一起着力稳住大学生就业岗位基本面,除此之外,...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丈母娘来了2020-02-27 23:51
美丽地活着2020-02-28 13:47
评论:(义务送药人被举报“赚差价”,别让好人太难做)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