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心理援助热线遇冷,不只是因为“不信任”

来源:齐鲁晚报 2020-02-28 05:05   https://www.yybnet.net/

□戴先任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内各大高校陆续开通了网络心理咨询或免费心理援助热线,为产生焦虑或替代性创伤等问题的学生提供帮助。但有媒体发现,疫情中有些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却“不太信任”学校的心理热线,认为咨询了也没什么效果,导致一些高校疫情心理援助热线遇冷。

疫情影响下,“少出门,戴口罩”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闷在家中的人们,每天关注着疫情最新状态,尤其是疫情严重地区的人们,就更容易产生恐慌、焦虑等情绪,这也让心理援助变得很有必要。不仅是高校,许多城市都开通了免费心理援助服务。但正像遇冷的高校疫情心理援助热线一样,这些心理援助服务并没有像人们想象中的高效运转起来。

心理援助服务遇冷,一方面在于公众对于心理援助存在理解偏差,对短短几十分钟的电话咨询抱有过高的心理预期。另一方面则因为目前国内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缺乏。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月,我国达到专业标准的心理师不足1500人。尤其是一些学校、小城市、基层的心理咨询中心,没有足够的专业心理辅导老师,他们甚至找一些并不专业的人“滥竽充数”,这样的心理援助是不合格的。

其实,心理咨询也并非是在疫情期间才有需求,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让越来越多人感觉到了心理压力或精神空虚,有数据显示,中国有1亿多人有心理疾患。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咨询与心理咨询师开始慢慢走俏,心理咨询市场开始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开始显现,比如行业权责不明、监管缺位、超范围咨询等,这些乱象让心理咨询市场备受诟病。

在这种背景下,心理咨询热线遇冷也就不足为奇了。事实上,心理咨询的作用非常大,特别是在疫情期间,通过心理救济和危机干预方式,化解很多人的心理应激反应过度及其导致的暂时性心理疾患,堪称合力“抗疫”形势下的重要一环。在这个意义上,促进规范心理咨询的发展,就尤显必要与紧迫。

不能让心理援助服务成了摆设,要让心理援助服务真正发挥出应有作用。比如针对此次疫情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就需要各地组建相应的心理援助专业队伍,能够做到召之能来,来之能战,做好“心灵疗伤”的工作。另外,还要规范心理咨询市场,要弥补政府部门监管缺位的制度漏洞,整治行业乱象。这样才能有利于心理咨询行业健康发展,更好地呵护人们身心健康,也有助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新闻推荐

过度“打卡”不可取 □朱四倍

为了防止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继教育部之后,不少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纷纷发声,要求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上...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春天颂(组诗)2020-02-28 04:25
评论:(心理援助热线遇冷,不只是因为“不信任”)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