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小学生被刺死案”有了一审结果,那个冲进教室刺死女儿同学的王某建,被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这个结果不算出人意料,连王某建本人都当庭表示服判不上诉。
可去看看这则新闻下面的跟帖,依然有巨大的争议。有人论断,“这不是一个父亲的正义复仇,是一个心理不健康男性的故意杀人案件”;有人还在追问:“如果你女儿在学校被男生作践,对方家长耍横,老师不管,学校和稀泥,你只是个普通老百姓无权无势,我想问问你,怎么正确对待?”
类似追问是当初此事刚在网络传播时,很多人同情甚至支持这个父亲的原因。把这个疑问和情绪用在个案悲剧上,当然是不理性的。无论孩子之间是否有欺凌现象,家长都绝不应该持刀去刺杀另一个孩子。
可是抛开个案,类似疑问确实能激起所有父母的情感波澜。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了,我该怎么办?
经常被曝光的校园霸凌事件,强化了父母们的不安全感。而这种群体不安全感,是有可能演化为非理智行动的。
不久前我带孩子在家附近的商场闲逛,一个教孩子“功夫”的培训机构沿路拉客。孩子被他们的玩具吸引,就跟着老师去教室体验。当时正好在上课,两个四五岁的孩子在对战,都戴着手套和头套。一个孩子凶悍,一拳一拳砸到对方脸上,挨打的孩子显然柔弱些,只顾着避让。教练和家长像看角斗士一样在旁边喊:“还手啊,打他,打他!”虽然戴着护具伤不着,但我想那个柔弱的孩子,应该满眼都是对方的拳头,满心都是恐惧吧。
父母为什么要带孩子遭这个罪?旁边不停游说我的机构老师给出答案:现在幼儿园孩子多,个性不一样,老师也照顾不过来,家长要提高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话虽委婉,但足够让我明白核心意思——有人欺负你时,你要有能力揍回去。我心里隐隐觉得不对劲,那些习惯了用拳套揍人还被鼓励的孩子,到了幼儿园会不会更富有攻击性?而天性柔弱的孩子,即便来学,恐怕也只会增加恐惧和挫败感,难以提高自我防护力。
可是面对机构老师不断渲染的安全焦虑,不得不承认,我当时已经颇为犹豫,是不是应该让孩子经受这样的训练。这就像是在搞“军备竞赛”,别人升级了武力,我们不升级会不会吃亏?最后因为孩子不乐意,也就作罢了。想想家长的安全焦虑,竟然“培育”出了一门生意,也是挺讽刺的。比如,我的一个朋友把自己上幼儿园的闺女带去练跆拳道,他就明说了:“这孩子平时太乖,被欺负了都不知道还手……”
当然,会冲动到要去杀人的家长,永远是少数。但“孩子被欺负后怎么办”的困惑,总是缠绕着多数家长。我们当然可以呼吁父母要理性,理性看待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受的同伴摩擦,理性处理可能会出现的欺凌冲突。但理性的前提,还是学校的工作要更精细,对孩子们的冲突有更及时的介入、更好的协调,学校的疏导工作多了,家长私下的“军备竞赛”或者暴力报复才会少。
新闻推荐
在滴滴公司有这样一条规定,注册的优质司机可以申请成为“彩虹司机”,如果乘客下车后没有及时付款,平台会在第一时间垫付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