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央视热评:应该有一张更“权威”的“梅姨”画像

来源:央视新闻 2019-11-19 21:21   https://www.yybnet.net/

央视新闻客户端11月19日消息,11月18日,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官方微博援引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微博消息称,目前,网络上流传的“梅姨”第二张画像非官方公布信息,“梅姨”是否存在,长相如何,暂无其他证据印证。发布该画像的微博并非公安机关官方权威平台。被拐儿童父亲回应称,该彩色画像系他请人用电脑合成,希望有助于破案。

到目前为止,“梅姨”还是一个只存在于人们口中的人。2005年1月,广州市增城区发生一起一岁男孩申聪被拐案,此后十几年家人寻子未果。2016年3月,5名涉“申聪被拐案”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获。对于申聪的下落,被告人张维平供述称,他把申聪卖给了一名叫“梅姨”的女子。2017年6月,广州增城警方发布了一则征集线索的公告称,“梅姨”真实姓名不详,现约65岁,身高1.5米,讲粤语,会客家话,曾长期在增城、韶关新丰等地区活动,涉嫌多起拐卖案件。警方在公告中还贴出了一张“梅姨”的模拟画像,这是“第一张画像”。

而目前流传更广的“第二张画像”,则出自被称为“画像神探”的退休警官林宇辉之手,“根据一名曾和“梅姨”同居过的老汉描述,耗时4个多小时才完成”。

除了拐卖儿童的罪犯、和“梅姨”同居的老汉,被拐儿童申聪的父亲申军良称,他在“梅姨”生活过的城丰村打听,很多村民表示见过这个女人。为此,在微博中,申军良对有人质疑“梅姨”是否存在表达了不解。

有关“梅姨”明确的个人信息,目前仍一无所知,不过,多个独立且与案件无利害关系的人证实该人存在,可信度比较高。从案件侦破角度,对于一个很可能存在的恶贯满盈的罪犯,“宁信其有”是更负责任的选择。

仅凭一幅画像,从茫茫人海中找出犯罪嫌疑人,难度可想而知。但本案没有其他线索,一旦这条线索再断了,几乎意味着案件将成死案。这种情况下,通过画像更广泛传播,发动更多人发现、检举,案件方有可能柳暗花明。而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画得像。

仔细比较“第一张画像”和“第二张画像”,差别还是很大的。前一幅画像,根据同案犯的描述;后一幅,来自同居老汉和其女儿信息。同案犯,哪怕描述不准确,至少见过“梅姨”,是她买走了孩子。而和老汉的同居的“梅姨”和拐卖儿童的“梅姨”是同一个人吗?如果这一点不能确认,画像广泛传播的效果,恐怕就只能是误导。

案子要顺着这条线索查下去,办案机关应尽快找到更多自称见过梅姨的人,综合他们提供的信息,画出一张符合更多人认知的“权威”画像。这样,更多公民才可能“按图索骥”,从身边人中发现她。

最后要说的是,本案案情重大。为鼓励公民发现、检举,可通过悬赏方式对提供有价值线索公民予以重奖。

(原题为《热评丨应该有一张更“权威”的“梅姨”画像》)

新闻推荐

取钱忘记密码 醉汉大闹银行

日前,一男子酒后取钱,因忘记密码导致银行卡被吞,竟在大庭广众之下大闹银行,结果被依法行政拘留。11月13日上午11时许,埇桥公安...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央视热评:应该有一张更“权威”的“梅姨”画像)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