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有人借区块链之名炒作行骗 专家指出监管也要与时俱进

来源:西江都市报 2019-11-19 06:51   https://www.yybnet.net/

从幕后走到台前,区块链技术火热背后,另一场“盛宴”却在暗流涌动。炒作数字货币“割韭菜”、发行毫无价值的“空气币”、打着区块链旗号传销诈骗……借区块链之名的招摇撞骗大有抬头之势,有关专家指出,监管也要与时俱进。

炒作数字货币

“真是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最近,沉寂大半年的一些炒币微信群再度活跃起来,群里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行情,跃跃欲试的表现与此前销声匿迹迥然不同。

天津市民刘鹏2014年开始接触并购买比特币,经历过多轮市场炒作吸引散户追高后“割韭菜”。他说,购买数字货币与其说是投资,更多时候不过是带着投机心理与风险博弈,“无论赌输赌赢,最终大多只剩一地鸡毛,真正赚钱的寥寥无几。”

10月25日,每枚在8000美元上下徘徊多时的比特币突然发力,至26日一举突破1万美元大关,最高涨幅超过30%。

截至11月18日12时,比特币总市值超过1545亿美元。但备受质疑的是,除暴涨暴跌带来投机炒作,实际应用迟迟未见。

再度活跃的还有发币公司及币圈自媒体。近期,一些非法发币机构身处海外,利用社交软件推销代币。“他们宣称‘数字货币就是区块链’,这其实是对区块链技术的有意曲解。”专家称。

针对网传人民银行已发行法定数字货币,11月13日央行在其官网辟谣,称未发行法定数字货币,也未授权任何资产交易平台进行交易。

成了传销诈骗“招牌”

区块链技术的火热,也让一些假借区块链之名、行传销诈骗之实的恶行死灰复燃。

中国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理事长郭宇航告诉记者,最近他在中部某省调研时,该省金融部门官员透露,当地已累计查处40多起打着区块链旗号的非法集资案件,最严重的一起涉案金额高达20多亿元。

不久前,一款自称“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的运动App被湖南长沙有关部门立案调查。该软件被指为“典型的金字塔传销模型”,是传统传销手段结合“区块链”“大健康”等概念的结果。

类似案件今年以来呈多发态势。江苏省多地破获以区块链名义的诈骗案。湖南省衡阳市警方今年5月破获一起诈骗案,作案团伙以区块链为噱头,发行没有价值的“空气币”,募集到价值近3.5亿元的以太坊。

在曝光的假借区块链传销、集资诈骗的案例中,“拉人头”的特征十分明显。他们往往利用大众不熟悉区块链但听说过比特币“造富神话”的心理,为非法行为披上“时髦”外衣,承诺低投入、高收益,发展下线回报更高,不明真相者就很容易上当受骗。

行业专家称,一旦投资者入套,资金积累到可观数量,项目发行方就有很大概率跑路,投资者血本无归。

穿透迷雾认清本质

“区块链与比特币之间不能画等号,显然也不等同于‘暴富’。”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强调,区块链是一种底层技术,依托于这种技术诞生了比特币等一众数字货币,但不能因此就混淆在一起。

发现真相需要穿透重重迷雾。除了加大区块链知识的普及,让大众了解并能识别披着“区块链”外衣的传销诈骗之外,更关键的是监管也要与时俱进。

专家指出,要加强监管科技的应用。多数以区块链为名的传销项目,都会在网络上频繁传播、留痕,借助现有金融科技监管手段,就可能及时发现、查处。

金融分析师肖磊提醒,在区块链应用的商业模式尚未成熟时,要防止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借政策支持成为新的资本“黑洞”,杜绝盲目及跟风投资。

(据新华社天津11月18日电)

新闻推荐

美牙培训两天速成?非法行医必须从严查处

短短两天的培训后,美牙培训班内连各类药水还没有记清楚的学员,已经在学员之间互相模拟实操来通过“毕业考试了”,自己的牙被...

相关推荐:
青青稞,绿豆角2019-11-19 05:22
猜你喜欢:
阴差阳错的爱情2019-11-19 06:26
安全上路最重要2019-11-19 06:39
评论:(有人借区块链之名炒作行骗 专家指出监管也要与时俱进)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