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社论】什么时候才能抓住“梅姨”?

来源:澎湃新闻 2019-11-18 18:15   https://www.yybnet.net/

这几天你的朋友圈里大概被一个老年妇女的照片刷了屏,她叫“梅姨”,涉嫌贩卖了9名儿童。而且,这份“网络通缉令”也经历了一波三折。

11月18日,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发布消息称,“梅姨”的第二张画像非官方公布信息,CCSER不是公安机关官方权威平台。之后,被称为“画像神探”的警官林宇辉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幅画像是广东警方邀请其制作的,画像是据和“梅姨”同居多年的老汉的描述所画;并于11月初发给了被拐儿童家属,图片最终是由家长申军良外传的。

至此,“梅姨”画像的传播路径基本得到澄清。这份广泛流传的画像成为寻找“梅姨”的重要线索,哪怕本身没有得到公安部的认可。说一千,道一万,抓住“梅姨”是关键,通过“梅姨”找到被拐卖的孩子是目的。

原来,2018年,广州中院认定张维平拐卖了9名儿童,对其判处死刑,参与主犯也有被一审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但是,张维平在2003年至2005年拐卖9名男童,都是通过“梅姨”找到买家,而“梅姨”还在逍遥法外。

事实上,警方掌握的“梅姨”的信息很少:真实姓名不详,身份证信息和住址更不知道。这个人贩子的“见首不见尾”,既增加了其犯罪勾当的神秘性,也激起了全社会对其罪行的痛恨。这幅“丑陋的画像”热传的背后,是全社会对人贩子的痛恨、对于拐卖儿童造成的骨肉分离的同情,以及对正义实现的企盼。希望司法机关能读懂刷屏背后的公众期待。

要看到,因为“梅姨”的第二幅画像的广泛传播,重新点燃了申军良找到孩子的信心,也让全社会再次形成严打拐卖犯罪的共识——哪怕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个别“误认”“乌龙”,比如,多地发生了错认,有一些地方出现误传——在舆论的主航道里传播这一重要打拐线索,有着积极意义。

这种“现象级传播”背后自有正能量:痛失孩子的家长,需要通过这种传播得到抚慰;社会成员在其中收获了社会安全感和参与感;那些已经犯下拐卖罪行或者蠢蠢欲动的人贩子,感到了如剑的目光逼视。

事实上,随着中国法治文明水位的提升,孩子越来越成为中国人的核心关切;也正因此,拐卖儿童这种犯罪行为近年来得到网络舆论的强烈关注,从早些年前的“微博打拐”到“人贩子一律死刑”的网文刷屏,反映的都是中国社会对严厉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强烈诉求,职能部门要读懂背后的期待。

那么,什么时候才能抓住“梅姨”?公众在等着正义的实现。

新闻推荐

不同年龄段 体检项目为何不一样

20-30岁:关注体重指数(BMI),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大于24为超重,大于28则是肥胖。肥胖人群、应酬多压力大的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社论】什么时候才能抓住“梅姨”?)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