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晓岭
黄家塘古称黄家堂,是白云湖街道西部一个较大的村庄。明朝洪武年间,黄氏先祖黄能及族人从河北枣强县迁至老僧口附近,不适,又东迁至此,据说此先马姓为土著居民(今无),当地人称坐地户。
九圣堂
九圣堂是指供奉着九位圣贤的寺庙。九圣一般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周公、文王、孔子九位圣贤。
在黄家塘村过去就有座九圣堂庙,村人称大庙(区别于中街中部的黄家祠堂)。原址就在现在的黄塘小学,古庙遗址尚存,东侧的青砖庙基现在还清晰可见。从校门东侧南墙根下的一民国时期立的庙碑(上世纪七十年代曾露出部分,现已埋地下)可知此庙古有九圣堂之称,清朝已有之。
据村中老人回忆,此庙有杨氏族人掌管着山门的钥匙,庙分东西两院,两个山门,两院分前殿后殿,东院前殿供奉着佛像,大概就是九位圣贤的塑像,殿东南有一座钟楼,楼梁上悬挂着一口很大的铁钟。后殿院中有一棵古槐参天蔽日,西院供奉的什么神现在已无人记起,传说是关公庙。抗战结束后此处当作学堂,解放初期殿内还有佛像和大钟。此后大钟消失,佛像也没有了。后来大庙做了学校,一直至今。
把子戏
在黄家塘村一提到村里过去曾唱把子戏,上了年岁的人都能拉上一段。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村里为了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请来了云游艺人老孟,利用春冬两闲的时候教京戏,那时老孟教的戏多是武戏,像《武家坡》《三岔口》《闹天宫》《挑滑车》《清风寨》《空城计》《六月雪》等。舞台上白脸的、花脸的,舞枪弄棒的打斗,村民称它为把子戏。
临近春节,村里的负责人就安排开始演练,过了春节,初十开始登台唱戏。戏台搭在学校的操场上,远远望去像个大蚊帐,后台的布景是一幅秋色芦苇图。
锵锵锵!听到锣声,四邻八庄的人们开始云集赶来。要开戏了,小商贩们早已在四角立足,准备开张。那时小贩们卖的商品很单一,不像现在五花八门,只不过卖些欢喜台(一种儿童食品,用大米花沾成枣样大小的小球,染上彩,用小段麦秸杆与线串起),鼓囊子(一种玻璃制品,底大、薄,颈长口小,吹时,底部震动发音),谷谷哨(一种泥哨,像布谷鸟叫声)等。记得有一年黄家塘村大戏去县里演出还获了奖。在那个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没有手机的年代,黄家塘村的大戏成了春节后村民文艺生活的唯一,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加了邻村之间的友谊,同时也为少男少女们提供了相会的场所。现在那些演员们多已去世,人们不再关注它,把子戏没有传承下来,只能留在人们记忆中,留在历史长河里。
苇编
苇编产品包括苇箔、苇席。加工村庄全集中在白云湖北岸的韩码、齐家、西张、靠河林、黄塘、李码、西高这几个村。民国时期到本世纪初,是这几个村的首选副业,也是村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本世纪初由于废品与养鱼业的兴起,这个行业退居二线。
席子主要用于床上铺用,它在清朝时传入白云湖,早期编的是秫秸席子,由于秫秸席不耐用,后来被耐用的苇席代替。那时韩码集、老僧口集都有很大的席市。卖席的熙熙攘攘,在韩码、齐家几乎家家编席,女孩子不会编席子,嫁人就是问题。现在编席的人已极少。
编席工序很复杂,第一道工序是用串子破篾,第二道工序压篾剥皮,第三道工序编席,编席口诀是:托二压三平抬四,大纹不离狗牙子。编完后用撬席刀撬席是最后一道工序。席子尺寸有大四六、小四六、五七等,型号有大纹子、二纹子、三纹子。
编箔,又叫打箔,民国时传入,解放前主要是打秫秸箔,解放后开始编苇箔,编箔只集中黄家塘、李码、西高在几个村,而且全是散户。箔用于建房铺顶,工序简单。把苇叶剥光就开始用箔杆打箔了,用十来对箔槌均匀搭在箔杆上,里外交换续苇织成。现在打苇箔的人比过去减少了,而且由散户加工逐渐走向集体化生产,一些有交通工具的人做起了老板,雇用几个人,企业化加工。老式的箔杆也被打箔机替代,效率高几倍,工人只需坐着用足登机器即可。
上百年来,苇编曾是白云湖人的支柱产业,随着竹凉席的普及,盖房水泥浇顶与钢构的普及,这个行业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瓦碴子地
在黄家塘村北大街西面有片地,村人叫瓦碴子地,听村中老人说,过去在这片地里耕地经常翻出残砖碎瓦,所以村人叫瓦碴子地。我曾以为它是一处遗址,于是实地去考察过,可一块瓦碴也没有看到,于是又去问种过此地的老年人,他说:在大集体时常耕出瓦碴,耕一次地就把瓦碴拣出,久了也就没有瓦碴了。我又问哪来的这么多瓦碴,他说:听上辈人讲,早先这里曾有座古庙,后来废弃了。
前不久我读明朝崇祯年间的《历城县志·建置志·寺》(那时我村属历城)载:“弥陀院老僧口路东,国朝修。”瓦碴子地就在今老僧口东一公里处,村中老人所说的古庙,可能就是县志记载的明朝时修建的弥陀院。根据老人年龄推测,清朝后期弥陀院就已废弃,根据瓦碴子地的面积,可以想象,当初的弥陀院该是一座气势恢的三合大寺院。
新闻推荐
11月6日,滴滴顺风车在滴滴出行App公布了最新产品方案,同时宣布将于11月20日起,陆续在哈尔滨、太原、石家庄、常州、沈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