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扈宏毅
给家政行业定规矩,给他们戴上“金箍”,同时接受监管部门的约束和社会的监督,而不是任由其野蛮生长,不仅关切到无数个家庭的幸福,更关切到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
近日,一保姆拳打脚踢93岁老人的视频引起网友们的关注。据悉,事发山西太原,保姆被民警抓获后称,老人不吃饭不睡觉让其无法休息,而她在家对父母也如此。事后,警方对涉事保姆处以行拘处罚。
近年来,新闻中曝出的保姆暴力行为让人们对家政这一行业的印象越来越坏:掌掴体弱老人,用力摔打幼儿,给孩子喂安眠药……对于这个直接进入到家庭内部的陌生人,很多人的感受往往是,付出了金钱却没有获得与之匹配的服务品质。长期以来,保姆技能无保障,道德素质参差不齐等现象困扰了很多家庭。
“老龄社会”和“二孩时代”并存,多数人不具备辞职在家照顾家人、小孩的经济能力,而我们的社会也并没有做好应对这一压力的准备,于是,人们对照顾家人的需求最终还是要通过聘请保姆这一条途径来实现,由此导致家政人员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尽管专门的家政公司比起过去熟人介绍的方式显得正规了许多,而且都号称经过培训甚至考级,但这背后的管理其实仍混乱不堪。通过公开的新闻报道我们得知,家政人员的能力证书和体检报告并不正规甚至可以造假,由于缺乏必要的评价机制和公开信息,保姆素质和人品也难以保障。
有调查显示,年龄在40岁以上、初中文化水平、工资3000元至4000元的保姆已成为我国家政市场的中坚力量。与其说社会对保姆的需求是迫切的,不如说是对高素质保姆的需求是迫切的。当前绝大多数保姆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文明素质总体水平较低,并不能与当代服务行业标准接轨。诚然,农民工不一定“黑心”,受教育程度也不能用来衡量一个人的道德和文明水准,但这些实实在在的案例起码能说明,当这样一个群体贸然进入城市的服务行业时,很可能并没有做好起码的准备,在思想观念和能力上都是如此,这不只是保姆个人的责任,更是家政公司身上的顽疾。
某些家政公司为了扩展市场,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把未经正规培训乃至并不了解的所谓家政人员匆匆推向社会,推到无数个老人和孩子身边,由此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甚至有些出事后被曝光的保姆,之前就被其他雇主投诉过,但家政公司并没当回事,而是睁一眼闭一眼,继续推荐她受雇于另一家庭,可见家政公司对于顾客切身利益的漠视。
当人们愿意聘请一个保姆来照顾家人,甚至把整个家都交到这个陌生人手上,那么她就顺理成章地成了这一家庭最信任的人。信任是一个崇高而脆弱的字眼,一个人乃至一个行业能得到顾客的信任,其实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但显然当前不少家政公司及从业人员都把这种信任踩在了脚底,并由此导致人们对这一群体的评价越来越低,而雇佣者也习惯了使用摄像头来监控保姆的行为。
给家政行业定规矩,给他们戴上“金箍”,同时接受监管部门的约束和社会的监督,而不是任由其野蛮生长,不仅关切到无数个家庭的幸福,更关切到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
新闻推荐
山蒙水蒙在假期余额不足三天的时候,我临时起意决定放飞自己,去某个远方。小城直飞的地方不多,却正好有想去的地方,那是一件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