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看了《执行第一线》 才知道法官这么难

来源:澎湃新闻 2019-10-22 16:56   https://www.yybnet.net/

最近被一个电视节目里的案件震惊了。

形形色色的医闹都听过,但把父母遗体留在医院太平间十年之久,拒交停尸费,还以父母遗体拿来做筹码,索赔一亿, 您听说过吗?

这个匪夷所思的故事是这样的……

《执行第一线》剧照

十年前,宋某母亲因脑梗住院,输液后发生水肿,宋某用热水袋热敷,将老母亲的腿部烫出了水泡,宋某一口咬定是医院输液操作失误是医疗事故。随后,母亲、父亲相继在医院去世,宋家人就此把父母遗体放在太平间,并以此为筹码和医院展开“拉锯战”。十年间,他们的索赔金额一年比一年高,从二十万逐步升到了一百多万。事故原因无从查起,在宋家人看来,他们的吵闹反倒有了依据。

2018年,鉴于所谓医疗事故原因纠缠不清的,医院将难题后置处理,先就宋家父母遗体迁移向宋家人发起诉讼,要求他们迁移遗体,并支付多年来停尸费。合情合理的要求得到了法院的支持,但是在执行期间宋家人却无视判决拒不履行。崇明法院执行局的法官们几次试图强制执行,但遗体这种特殊的标的物,给法官执行带来的难度是巨大的。 遗体离开医院根本没有地方安置,殡仪馆不提供安置服务;直接火化,又必须经过宋家人签字确认,并提供相应证件。而宋家人根本不同意也不提供。法院方面绕开宋家人的努力,都因为相关政策的限制失败了……

最荒诞的一幕是在执行法官主持的调解会上,宋某继续无理取闹,甚至高喊出一个亿的索赔价码,最终被司法拘留。

《执行第一线》剧照

这个令人背后阵阵发凉的案件是《执行第一线》其中的一个案例,该片是上海新闻综合频道《案件聚焦》栏目推出的一个纪实专题片,共分六集,每集围绕一个主题由3至4个奇葩案例组成,片中千奇百怪的被执行人和执行标的物,也算是让观众“开了眼”。

印象中的法官大多是正襟危坐一言九鼎,看了片子才发现,其实执行法官真是,太难了!

对于这个遗体案件,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法制部主任李鹏表示颇受触动,“十月怀胎,父母给了你温热的体温,你却把父母的遗体留在冰冷的太平间,整整放了十年......”

另一个案件,本身很普通,追讨一个欠债60万的老赖,但追寻和对峙的细节实在太戏剧化了!

老赖欠着钱还优哉游哉在抖音里拍炫富小视频,结果在心肌梗塞住院时被抓了个正着,病床上又谎称自己有个双胞胎,户籍一查还真有个模样相似的亲兄弟,请来公安人脸识别之后,谎言才被揭穿,因还没达到出院条件,法官对他做了笔录,连劝诫带释法,一通忙活,可他只听进了最关键的一句,法官说“我明天再来”。法官前脚离开病房,他后脚就拔掉身上的针管和监护仪器,悄悄从医院溜走。

《执行第一线》剧照

这位叫张海楼的老赖,真是令人过目不忘。

《执行第一线》每集只有20几分钟的体量,因为是现场跟踪拍摄,画面并不那么精致,记者说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出镜解释案情,光怪陆离的案件,带着真实生活的命运感和粗糙感。

李鹏感叹,之前自己做记者也做了这么些年了,从未见过这么奇葩的案件。“我们开玩笑说张海楼真是戏精,每一个眼神都非常有戏。”

说真的,编剧也不敢这么编啊!

谈到做这部片子的契机,李鹏说,很多老百姓都认为“执行是到位的”,但轮到自己打官司之后就产生了疑问,为什么电视里执行都很容易,到我怎么就这么难?!做这个节目的原因,就是让老百姓了解,判决不是结束,?执行到位才是结束,而“最后一公里”要走很长的路,花的努力比在法庭上的判决要艰辛得多。?

《执行第一线》团队正是融媒体中心法制部做了两季的《巡逻现场实录》(以下简称“巡逻”)的团队。

同样是法制节目,谈到与“巡逻”的不同,李鹏解释说,拍“巡逻”更多的是一个?苦苦的守候,?跟着巡逻的民警走街串巷处理一些事情;拍“执行”有点主题先行,?先对案子进行梳理。?挑出感兴趣的案子,但拍摄中即便紧紧跟随,也会有很多种状况发生,推进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有的干脆就成了“断头路”。

李鹏举了个例子,有一个案件是围绕着一艘在长江口停着的大油轮。船上有船员,涉及债务关系,油轮面临被执行要拍卖,?拍卖之后船员才能够下船,现在船员们依然被困在船上,只能为他们做一些必要的生活补给。摄制组很想拍,但从法院角度,执行法官最大的担心就是摄制组一介入,拍卖就会流拍,一旦流拍,船员被?救下来的日子又遥遥无期,后来只能选择放弃,?类似情况很多。

李鹏认为,如果把最后提供的选题都拍到的话,?这个系列会更精彩。他总结说,“执行”更像医生,心态像?看绝症病人,有时候甚至付出了百分之二百的努力,最终有可能病人还是死了。

而在摄制组和法院进行了一个充分的沟通之后,对于“执行不能”也不回避,真实地拍,?这也是摄制组之前并未有过的尝试。

【对话】

澎湃新闻:案件庞杂,有雷同性,从拍摄的角度如何选题?难点在哪儿?

李鹏:选题的一个关键,还是要站在普通老百姓关心的角度来说。?首先是新奇特,从来没有听到过是我们首选;还有本身案件不出彩,但在执行过程中,有非常?出挑的意外之喜,类似第一集追寻张海楼这种,过程非常戏剧性。?

最大的难点是?人难找,现在信息联网已经非常发达了,?包括公安和法院之间也有联动,但是说实话,那些老赖真的非常狡猾。

澎湃新闻:有一集当中展示了现在法院之间的迅速联动,看起来工作效率很高。

李鹏:现在的联网是两个层次的联网。?第一个层次是他们本系统里面的四级联网,就是从区法院到中院到高院,再到最高院。?全国的最高院是有一个立体的架构体系,可以进行一个协调的准备,比如说我们片中那个案子,就是?徐汇法院到松江去执行,?去了之后发现地方很大,?人也很多,虽然已经带了不少人去了,?还是根本没办法控制场面,他们要寻求?资源,就通过这个系统?向高院?请求增援,高院把这个单子下发到松江,松江再派人员到现场。?整个过程?我们现在看下来,确实?效率还是能让人满意的。

还有就是跨部门之间的,比如法院和公安之间,?执行法官和公安的联动确实很紧密。比如?找人的时候涉及到很多需要采取强制手段的,?除了法警之外,他们还需要当地派出所?去。跟公安还有一些信息上的联动,?比如请公安来进行人脸识别。包括对占房子的老赖进行强制执行,要强制进行搬离,这就要调动好多人,包括?社区里面的?居委,?特保队员、搬场公司、120救护车,因为确实就会有人立马倒在地上,说我不行了。

澎湃新闻:张海楼最后还钱了吗?

李鹏:这就是执行难的所在。节目礼拜一播出,?礼拜二他就到法院道歉,礼拜五到法院说把还款计划列出来。?但我们仔细看了看,它的还款计划其实是有很长的路要走,?他打了20个电话,只借到1万块钱,?而他要还给债权人的其实是连本带息一共60万。?他还带着两个孩子,?还要将工作收入去掉他们的生活开销,剩下的?才能还债。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某某被?外卖小哥撞了,?那么小哥可能是一穷二白,某某的医药费可能要几十万。?照道理外卖小哥全责要赔给他对不对??但小哥真的一无所有,类似情况很多。

?澎湃新闻:所以有什么建议给到老百姓?

李鹏:可能就是信息更多的联动。掌握被执行人的踪迹,名字的变更、亲属关系、财产的踪迹,能够?尽量的暴露在?范围之下,让法官能看到,那么才有东西可执行。?如果最后真没钱没物,?确实对法院来说也没有办法。?

澎湃新闻:这些案件都是很好的电影素材,很多导演以前都是看报纸上的一个小豆腐块,由此产生了创作冲动。

李鹏:没错,真实的故事比电影还难以想象。有个经历了50年的官司就很精彩,也是房子被人占了。?为了讨回房子,等于是经历了几代人,?最终?法院执行把这个房子拿下来。?法院上门的时候,女主人在家里面,一看到法官就拨110报警,然后说“110救命,有人要抢我房子”,你说奇葩吗?明明是她抢占别人的房子,但她还打110报警求救。

澎湃新闻:上一代的纠葛产生的后患,一团乱麻。

李鹏:对,执行案件说起来很简单,有人说就武力解决嘛,可是不可以那么做,这个事情其实牵涉到的面很广,有各种各样的历史问题,也有很多中间插入的债务问题,包括错综复杂的感情这些我们在片子里都没法说。?真的是那句“清官难断家务事”。

澎湃新闻:从执行的角度,你觉得这些年的变化在哪里?

李鹏:首先?老百姓的法律意识?都强了,对吧??比如法官冲进去之后,?张海楼除了一开始先让法官不许动,?出去。?第三句话就是不许拍。?你看他都会有这样一种意识。?换句话讲,本以为大家的法律意识都提高了,?应该不可能再出现?案子当中碰到的那些很荒唐的事情,但这种事情却依然存在。

从某种角度上讲,其实也说明了我们?政府部门也好,?执法机关也好,?他们的工作更加的规范化,更加的依照法律依照事实去做,在这个情况下,会?在一定程度上被老赖利用。和前几年来说,?我们整个社会的信息互通的程度更大,监管的力度也大,但是老赖们还能得以逃脱,就是因为他们在钻法律的空子。

澎湃新闻:对哪个案子或哪个人物感受颇深?

李鹏:王伟毅法官60岁马上就要退休了,?虽然快要退休了,但难的案子都去做,经验特别丰富。我觉得?能够在60岁的年纪还能有这样的勇气、精力和坚持很不容易。

他在现场的表述,?不是声音很大,但绝对铿锵有力。?被执行人面对这种有职业素养的法官,确实很有压力。

另外,所有的执行,?因为时间地点跨度都很大,四处奔波,饿了都是吃盒饭,我们想象法官都是正襟危坐,也不出门,其实执行法官出门是常态,?之前在信息查询还不是很方便的情况下,可能在外面跑一天?只为核对一个数据,?非常辛苦!

和这些老赖们斗智斗勇,既要费脑力,还要花脚力?,到了现场所有人都是听执行法官指挥,我刚刚讲的这些庞大的系统,特保队员、法警、120、居委的这些干部,?都是听他指挥,他在现场就像个导演。

刚说过的那个案件,霸着房子的是52岁的老婆,强占房子的是78岁姓魏的老公,而和这对加起来130岁的组合PK的是60岁的法官王伟毅,我说这总共近200岁的较量,也是堪称活久见!

澎湃新闻:所以执法更需要智慧执法,并不是蛮干。

李鹏:对,但老百姓对他们有时候就会有一种脸谱化的想法,觉得?警察就是?很强硬,?法官就应该很公正,一是一二是二,必须刀切豆腐两面光,不能有任何的所谓的通融。从我们来说,编导记者这么长时间和这些一线的干警?法官,包括交通综合执法总队这些执法人员,我们可以说朝夕相处,我们对他们的工作流程非常熟悉,对他们的人也非常熟悉,所以归根到底,他们虽然是个执法者,但他们也是个人,他们会有喜怒哀乐,他们也会在法理与情理中间为难,如何既完成了执法任务,又能够做到?把很多事情都妥善的处理,中间都是需要?去思考。我们节目组有这个优势,?本身就在这个桥上,通过我们能够把这个桥架接得更好一些,?让老百姓对执法人员有更多理解,也是我们的初衷所在。

新闻推荐

草案增设“网络保护”六大看点值得关注

21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其中专门增设的“网络保护”一章,成为草案的一...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看了《执行第一线》 才知道法官这么难)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