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以前,麻雀多得成祸害。那时农民住的是尖顶茅屋,一个屯也没几家瓦盖房。这种屋子四面透风,瓦槽下、茅草窝里都是麻雀栖居的理想地方。每年稻子黄熟,麻雀便成群结队光顾。它们爬在稻穗上,片刻工夫,稻穗就剩光秃秃的秆子了。
我家在阁楼上设了一只大谷柜,专门用于装谷子。由于板缝弥合不好,从外面能看见柜子里的谷子。这些精灵便趁人下地时,飞进屋里来,爬在板缝上啄食谷子。麻雀的嘴尖,只稍轻轻一掏,谷粒的壳便被掏掉,一颗洁白的米粒就被吞进肚里。一两天下来,能扫到半簸箕谷糠。没法子,我只好用一张旧鱼网把谷柜罩住。一天我做活回来,一开房门,就听到麻雀凄厉的叫声。抬头一看,有几只麻雀被网住,出不去了。我窃喜,心想:你们吃了我那么多谷子,这回该轮到我开荤了。我把麻雀装进网兜里,打算晚上做麻雀粥吃。到晚上,我正要杀麻雀做麻雀粥时,这几只小精灵拼命嘶鸣,还拿惊骇的目光盯着我看。我终于动了恻隐之心,把麻雀放了。打那以后,也不知什么原因,好长一段时间不见麻雀来偷吃谷子。我的心反而有些空落。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寒冷的冬日,我去镇上赶集。路过村前小溪的时候,看见溪边空旷的稻田里有几只麻雀在觅食。当时我忽然想起来,麻雀已悄声匿迹好些年了,今天却在这里碰上。麻雀是些爱干净又相当清高的鸟儿,平常只在树上或屋檐上觅食做窝。现在农村的尖顶老屋全让水泥楼房替代。那些用于盖瓦片、茅草的竹梁没有了,甚至连一个可让麻雀栖身的墙洞都找不到。这些清高的小精灵失去了理想的生存环境。
屯上人说,麻雀早就回来了。靠近山脚的人家,对麻雀并不陌生,因为麻雀常飞到他们的屋顶上歇息。可我的屋子靠山,在屯子里属于离溪水稻田最远的。难怪麻雀不到我那里去,原因是那儿食物缺乏。当时我突发奇想,给麻雀营造一个食物相对丰富的环境,一来帮它们度过寒冷的冬天;二来把麻雀引到我家门前去,我喜欢每天听到它们吱喳嬉闹。
赶集回来,我从家里拿了一些谷子,从小溪边开始撒起,每隔两三米撒一把,直撒到我家门口的空地上。开始时,我并没抱多大希望,不知道会不会有麻雀顺着我撒的谷子,光顾我的家。撒下谷子,我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去,把这事儿也忘了。这天我去料理果园回来,肩上还扛了一捆柴火。到家门口时,因为肩膀被柴捆压得生痛,隔老远就把柴捆使劲朝前一摔。柴捆落地的同时,只听“噗”地一声,一群鸟儿在我眼前被惊飞。
我这才想起,我在地上撒谷诱鸟的事,想必鸟儿真让我给诱来了。稍做休息,我便观察那些被惊飞的鸟儿。它们都是些麻雀,还有比麻雀个小的白脖子酱紫色的鸟。这种鸟我们叫做菜籽鸟,群居,十来二十只一拨。飞起来啾啾叫着,时高时低往前蹦。这会儿,鸟儿就栖息在我屋子右边的枇杷树上。再看空地上,发现靠近枇杷树这边的谷粒全让鸟儿吃光了。显然,鸟儿是躲在枇杷树上,瞅着地上的谷粒,没人时飞下来吃几颗,一但危险临近,就飞回树上躲起来。
又过了一段时间,鸟儿已经习惯了,不用我再拿谷子去路上撒,它们直接就飞到我的门前觅食。我现在久不久要到县城住几天。我想,假如我离家时间太久,鸟儿会不会到别处觅食?为了留住鸟儿,每次离家前,我都会在屋前多撒些谷子。时间长了,即便我不在家,鸟儿吃惯了我撒的食物,也不愿离去太久。天气晴好时,早晚都能听到它们的欢叫声。
新闻推荐
本报评论员王学钧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进入预报名阶段。虽说具体统计数据还没有出来,但“考研热”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