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时候家长不经意的某些行为也在破坏孩子的专注力,一起来看看吧!
1.对孩子过度关心
家长有时的过度关心,反而影响了孩子的专注力,当孩子正在做一件事情时,家长是否忽略了孩子所在做的事情,一会儿问孩子要不要喝水,要不要上厕所,坐姿要调整等等,看上去在关心孩子,其实也在不经意间打断了孩子的思路,要知道孩子的专注力一开始并不能坚持很长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5岁孩子的专注力集中时间为15分钟左右,所以如果宝宝在专注做某件事情时被打断,长期如此孩子的专注力也会变短。
2.破坏孩子独立空间
每个家长都希望能够给孩子最好的一切,所以常常帮孩子做很多事情,有时是帮孩子拿东西,给孩子喂饭等等,家长的代劳做到了事无巨细,孩子的独立空间也在不断缩小,能够自己专注完成的事情变少了,专注力自然无法提升。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相对的独立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并不一定是孩子一个人的独处时间,而是独自完成某件事情,当家长的代劳打断了孩子独自探索、完成事情的能力,自然专注力也被破坏,保护好宝宝做事情的“连贯性”,让宝宝能够享受到“由始至终”的连续感和成功感,家长不妨让孩子自己独立去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一次次的探索和积累中才能帮助孩子培养更好更久的专注力。
3.给孩子过多的指令和选择
当孩子还处于专注力积累的阶段,许多家长往往忽略了这点,有时候给孩子过多的指令,如去洗脸洗手换衣服准备出门,其实孩子无法记住全部,就可能做事一半又跑去做另外一件事情,慢慢地成为家长眼中丢三落四,做事不认真的情况,还有在给孩子准备的东西选择过多,孩子一下子被吸引就会出现丢这丢那,三分钟热度的情况。
其实在孩子不同阶段,家长应该注意到孩子专注力能够坚持的时间长短,给孩子的指令要一个一个传达,当孩子完成后再告诉孩子下一步做什么,这样孩子能够独立完成一件事情,通过积累来提升自己的专注力,而选择也是如此,在给孩子选择时,减少干扰,选择不必过多,让孩子先自己完成,当孩子有需要提出时,再给孩子提供帮助。
专注力是需要被保护的,孩子需要后天不断的积累来提升自己的专注能力,家长需要多一点耐心和陪伴,看孩子成长和进步。
新闻推荐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近日发布提档海报,正式提档至9月30日全国公映。许多主流媒体在报道中写道:“一听到《我和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