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金融知识小课堂 守卫钱包好办法

来源:马鞍山日报 2019-09-26 02:45   https://www.yybnet.net/

一、认识和防范电信诈骗小贴士

防范诈骗技巧

技巧1:增强警惕意识:对于一切在电话中索要个人信息及要求资金转款的行为应引起高度警惕。

技巧2:不泄露隐私信息:身份证、银行卡号、密码等隐私信息绝不在电话中向任何人提供。

技巧3:“00”开头的国际来电:以“00”开头的电话通常是国际来电,也是当前骗子常用的方式,应特别引起警惕。

技巧4:增加常识,不要轻信。

电信、银行、公安系统的电话都是独立的,不可能直接为用户转到公安局。

没有任何单位设置所谓“安全账号”,都是骗子的伎俩。

税务、财政部门绝不会通过电话进行退税操作。

技巧5:对于一切在电话中索要个人信息及要求资金转款的行为应引起高度警惕。

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主要是指不法分子通过假冒公检法等权威部门电话号码,或邮政、银行等公众服务号码,向用户拨打诈骗电话,以恐吓、威胁等手段骗取钱财的诈骗行为。

近年来,电信诈骗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信息安全焦点问题,危害极为严重。据公安部统计,2011年以来,我国电信诈骗案件年均增长70%以上;2013年,全国立案30余万起,造成损失100多亿元,其中网络改号诈骗超过90%。

四种常见犯罪类型

电话诈骗:往往以公检法办理案件,熟人、家人出事等理由将受害人一步步引入陷阱,进而要求受害人汇款。

短信诈骗:这类短信往往由犯罪嫌疑人使用非法的“伪基站”设备将诈骗信息发送端号码伪装成客服等公众号码,通过受害人点击短信内容中包含的网络链接,在受害人手机中植入木马程序,盗取受害人信息,进行诈骗。

微信、QQ诈骗:这类诈骗,嫌疑人使用伪装成“老板”的微信、QQ,利用企业公司的财务漏洞,通过一些文字和虚拟转账诱骗公司财务人员上当受骗。

机票改签类诈骗:嫌疑人通过事先掌握的受害人购票信息,使用发短信、打电话的形式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使受害人误以为所买机票行程有变,通过引导受害人操作进行诈骗。

谨记“三不一及时”“十个凡是”

当你接到电话、短信、网络信息时,要时刻谨记“三不一及时”和“十个凡是”。

不轻信。绝对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犯罪分子使用任何花言巧语或恐吓话语,都不要轻易相信,及时挂掉电话,不予回复信息,防止犯罪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实施诈骗。如确有担心可及时向亲友或公安机关咨询。

不透露。强化自我心理防线,不因贪图小利而受犯罪分子诱惑。任何情况下,切忌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密码等信息。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

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我资金安全,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尤其是涉及网银业务的,要格外谨慎。特别是一些公司财务人员和常有资金往来的人员,在汇款、转账前,需再三核实转账事由,明确对方银行账户情况。

及时报案。确实感觉自己已上当受骗,请保留好转款凭条或网络转账截图,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将骗子银行账户、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提供给公安机关,以便公安机关及时开展侦查破案工作。

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

凡是通知“家属”出事先要汇款的;

凡是在电话中索要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的;

凡是叫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

凡是叫你宾馆开房接受调查的;

凡是叫你登录网站查看通缉令的;

凡是自称“领导(老板)”要求汇款的;

凡是陌生网站(链接)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友情提醒

免费无密码Wifi不要轻易连接。“陌生环境下的免费不明Wifi,特别是不需要密码的Wifi不要轻易连接,更不能在连接后操作网银和微信转账等功能,养成出门后就关闭手机Wifi开关的习惯……”

不轻易相信陌生人以及陌生来电,陌生人主动与你搭讪交换电话号码或微信号的一定要谨慎,微信加好友后,对方容易通过发送链接、图片和视频的方式,诱导被害人转向木马网站。

绝对不能轻易点击短信、微信、QQ里的不明链接或二维码安装软件,特别是与银行卡有关的链接,如有必要可以拨打银行客服电话或前往银行柜台咨询。

二、银行卡五大“防盗刷”习惯须养成

当今社会,几乎每个人手里都至少有一张银行卡。“刷卡”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之一。虽然与现金相比,银行卡在安全性保障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依然有较大的被盗刷风险。为防范银行卡被盗,卡主应养成良好的安全用卡习惯。

习惯一:勿用生日做密码

习惯二:勿将银行卡和身份证、机动车驾驶证等证件放一起

习惯三:勿轻易向熟人泄露银行卡密码

习惯四:银行卡须妥当保管,包括未激活的信用卡

习惯五:发现银行卡有问题,联系银行应及时

三、树立正确消费观,自觉抵制“校园贷”

同学们应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金钱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面对涉及校园贷款的项目时要保持警惕。

“校园贷”风险特征有哪些?

·利率高、费用高、追债方式野蛮。

“校园贷”有何危害?

·不仅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也会加重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对于困难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

如何防范“校园贷”?

●树立正确的金融观和消费观:提倡通过勤工俭学或助学贷款等方式获得支持,纠正盲目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的错误观念。

●理性消费:不盲目攀比,不贪图享乐,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科学消费。

●提高警惕:天上不会掉馅饼,对广告中的“免费”“优惠”“打折”要多留一个心眼、多打几个问号;了解金融常识,增强防范意识。

●保管好身份证件:不随意借给他人自己身份证,保管好个人证件。

●选择正规借贷机构:确需贷款要选择有正规许可的机构办理,学习了解合同和金融法律基本知识,并及时按约还款,维护良好信用。

●自我保护:如无法及时还款,及时协商,申请延期或请父母代偿等。一旦碰到威胁、恐吓等侵犯人身权的暴力催债行为,切记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处理!

新闻推荐

垃圾情绪有害 请给情绪分类

伤心时多到户外走走。心理健康垃圾情绪该怎么分类?在生活与工作中,很多事情都会困扰着我们,使人产生各种各样的垃圾情绪,如悲...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金融知识小课堂 守卫钱包好办法)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