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熊孩子” 胃酸

来源:延安日报 2019-09-24 15:20   https://www.yybnet.net/

在我们的消化系统中,住着一位“熊孩子”,它平常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工作,但是它非常任性,“叛逆”起来,就会成为不折不扣的“破坏大王”!这个“熊孩子”到底是谁?胃酸啊!当胃酸逆流成河……那感受,妥妥的都是眼泪啊!

胃酸(gastricacid)指胃液中分泌的盐酸。人胃是持续分泌胃酸的,其基础的排出率约为最大排出率的10%,且呈昼夜变化,入睡后几小时达高峰,清晨醒来之前最低。

胃酸,在这里有两种意义,一是胃液中的胃酸;二是胃酸过多的症状,即胃泛酸。

胃液中的胃酸(0.2%~0.4%的盐酸)可以杀死食物里的细菌,确保胃和肠道的安全,同时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帮助消化。

胃液对消化食物起着重要作用,正常胃液呈酸性,空腹时为20~100ml,超过100ml提示胃酸分泌增多。胃液分泌有一定的量,如分泌过多,就会出现吞酸、反胃、吐酸水等现象。

胃酸过多和胃溃疡有关联么?

答案当然是:有!胃酸过多与胃溃疡,虽说是两种病,但相互之间却有所关联,均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

胃溃疡的发病率约占人口总数的10%,发病机制也比较复杂。胃酸分泌过多、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腐蚀作用与胃肠的防御系统之间的不平衡,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人的胃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来帮助消化食物,但这些物质过多也会损伤胃黏膜而形成溃疡或使黏膜发生糜烂,严重时可发生穿孔和出血等并发症。

正常情况下肠道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免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这个平衡对维持一个健康的消化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个平衡均势极易被打破。当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保护功能削弱、感染幽门螺杆菌或这些因素并存时便会形成溃疡,表现为上腹隐痛、钝痛、饥饿样痛、胀痛或烧灼样疼痛,可长期反复发作且疼痛多有规律性。

新闻推荐

“黑名单”也应被关进法治的笼子

■本报评论员扈宏毅当前,很多行业内部的黑名单普遍缺乏法律依据,这种以黑名单的名义对看似违规行为的约束,同样存在违法问题...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熊孩子” 胃酸)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