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应急管理部数据,我国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从历史最高峰的2002年死亡近14万人,降至2018年的3.4万人,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16年下降。但是,近年来危化品重特大事故发生频率和死亡人数均有所上升。
2019年9月18日,应急管理部就“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孙华山表示,我国已稳步实现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根据应急管理部数据,我国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从历史最高峰的2002年死亡近14万人,降至2018年的3.4万人;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16年、较大事故连续14年、重大事故连续8年实现“双下降"。今年前8个月仍保持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了19.8%和19.4%,较大事故和重特大事故分别下降了17.7%和30.8%。
孙华山指出,事故总量虽然大幅度下降,但是死亡人数还是较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安全生产基础还不够牢固,“前8个月全国有1.8万人在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中遇难,重特大事故还时有发生,目前我国还处在事故的多发易发阶段,还是爬坡期、过坎期,尤其是一些新产业、新领域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新的隐患、新的风险,对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近几年,煤矿和危险化学品领域是事故频发的重灾区。孙华山介绍,目前我国列入目录的危化品2800多种,企业21万多家,包括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等各类企业。2018年化工行业产值14.8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3.8%,占全球化工产值的40%,居世界第一。
“总体来看,这几年危化品事故呈逐步下降态势。但是近几年重特大事故发生的频率和死亡人数有所上升,"孙华山指出,2016年全国没有发生危化品重大事故,2017年发生重大事故2起、死亡20人,2018年发生重大事故2起、死亡43人,今年1-8月份发生重特大事故3起、死亡103人,其中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导致78人死亡。
孙华山表示,2017年、2018年到今年,危化品的重特大事故处于上升阶段,形势十分严峻。这反映出我国危化品安全基础薄弱,本质安全水平低,“危化品行业中21万家企业,中小企业占了80%,这些企业生产装备比较落后,安全监管力量不足,问题相对来说比较突出。"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煤矿安全形势也发生了变化。“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大幅下降,由最多时一年死亡近8000人,降到2018年的333人,下降了95.2%。重特大事故最多的年份是2005年,发生了58起重特大事故,而2018年重特大事故发生2起,下降了96.6%。"孙华山表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得到了很大改善,处于一个稳定好转的态势,但是煤矿现在致灾因素还很多,安全形势还是脆弱的,没有走出事故多发易发阶段,安全生产事故还有反复性、长期性的问题。
对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孙华山指出,企业往往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为了省投资、降成本,从安全上节约投资、减少投入,造成了生产工艺装备滞后,安全保障能力薄弱。另外,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知识不足,尤其是一些高危行业,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安全培训不到位,所以员工安全素质相对薄弱,生产安全事故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违章违规操作造成。
“政府监管的科学性、严肃性和规范性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尤其是专业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还十分突出," 孙华山表示。
另据介绍,在自然灾害方面,全国自然灾害因灾死亡失踪人数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年均7200余人,逐步降至本世纪初的年均3000余人、2013年以来降至1400人,特别是2018年又进一步降至1000人以下。党的十八大以来,2013-2018年全国平均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重,较2001-2012年平均分别降低86%、84%、59%。
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32个省区市均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本世纪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0亿元。因自然灾害每年大约有3亿人次受灾,我国自然灾害面临更加复杂的严峻形势和挑战。"
郑国光透露,应急管理部正在实施基层应急能力提升计划,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示范县的创建,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另外,还要深入研究我国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技术,推进先进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应用,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先进指挥通信等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应用。
新闻推荐
今年5月,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的许先生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车辆年检短信,便按照短信内容在微信搜索到一个名为“福建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