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7岁的王振丰是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侦查二中队中队长。从警15年,他始终奋战在侦查破案工作第一线,凭着一身钻劲、韧劲和冲劲,在困难面前不畏惧,在危险面前不退缩,在使命面前不犹豫,英勇善战、屡建奇功,侦破了一系列大案要案,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15年来,王振丰先后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000余起,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作为刑警,破案才是硬道理,只有把案件办好,才能给老百姓一个交代,才无愧这身警服,无愧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这是王振丰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直付诸行动的信念。王振丰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在关键时刻用超乎常人的思路,为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案件打开侦破之门,带领中队民警破获了一起又一起重大刑事案件。
“2·14”故意伤害致死案中,现场只有一段模糊的录像,专案组工作多日之后没有线索。王振丰在发案派出所走访的时候,通过年轻民警随口一句“长得像王某明”开展工作,在在场三名证人辨认后均否定了王某明的情况下,王振丰仍不放弃,继续追查,最终将王某明抓获,破获该案;赵某明故意杀人案中,民警审讯了整整一晚上,赵某明均否认杀人事实,王振丰根据其嗜酒如命的特点,带着猪头肉和馒头跟其聊天,一顿饭下去犯罪事实浮出水面,成就了开发区有名的“一顿烧肉破一个杀人案”的美谈。
身为一名刑警,王振丰每天都与犯罪分子打交道,随时都面临流血牺牲的考验,也有过数次跟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但他始终将个人的安危置于责任和战友之后,在穷凶极恶的罪犯面前不退缩,在死神威胁的关头不畏惧。
2018年4月,代号为“4·17”的非法买卖、运输、储存爆炸物品案专案组成立。为及时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王振丰和同事立即投入到侦查工作中,迅速摸清了犯罪团伙脉络,并于2018年5月28日将所有犯罪嫌疑人一举抓获。人到案了,寻找炸药的问题摆在了面前,炸药藏匿在金矿下,下井设备及井下状况均存在安全隐患。紧急关头,王振丰再一次挺身而出,将生死置之度外,主动承担下矿找炸药的重任,坐着剧烈晃动的铁桶下到近1000米深的矿底,在漆黑的环境下行进200米走到矿井的尽头,找到了藏匿炸药的矿洞,将炸药背至卷扬机口,冒着暴雨般的流水将炸药搬至桶内,运出矿井,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作为一名刑警,一年365天,王振丰有100多天都在追逃,哈尔滨的冰雪,武汉的烈日,海口、广州的暴雨都见证了他的追逃路。追逃是一门学问,王振丰喜欢钻研,不放过任何细节,多年追逃经验练就了他一双“火眼金睛”。
2015年,在平度抓捕一名故意杀人嫌疑人时,确定嫌疑人在野外一个砖厂宿舍内。王振丰和同事在离砖厂200米远的地方守候,随时准备进厂抓捕。刚停下车的时候,细心的王振丰发现附近有个废弃的集装箱,里面有人,王振丰决定要确定一下这人与案件是否有关。看见集装箱上有个卖沙的牌子,遂以买沙的名义上前打听,刚靠近集装箱时就确定里面的人就是杀人犯,趁其不备成功将其抓获,连夜审讯成功破案。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王振丰积极投入到了扫黑除恶的工作中。面对一封封举报信,王振丰带着身上的那股“狠劲”向黑恶势力宣战。一年时间里,他们侦办黑社会性组织案件两起,打掉涉黑涉恶团伙十余个,核查线索160余条,用实际行动履行了守护千家万户的诺言。YMG记者杨春娜
新闻推荐
“一个人”的消费 我国单身成年人超过2亿 “孤独经济”方兴未艾
“我排了挺久的队才给你买到的,没事你可以和它聊聊天,排解一下寂寞,特别有意思……”日前,31岁的刘女士过生日时收到了闺蜜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