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满堂是土生土长的东北汉子,骨子里天然有着吃苦耐劳的秉性,一部《老农民》,他走访6个省份,采访200多人才完成;为了《钢铁年代》《大工匠》的炼钢工人素材,他在钢铁厂工作了3年;而堪称封神之作的《闯关东》更是历时10年之久,横跨黑、吉、辽三省,直至胶东和鲁西南,行程达上万公里,在苦寒之地,只能蘸着大酱吃豆腐充饥,半途生病还差点让他命丧北大荒的无人之地。对此,高满堂有着自己执拗的坚持和不以为苦的精神:“创作应该深入生活,在坚实的大地上起飞,像老鹰抓地一样,能抓起一把土。 ”
在追求“短平快”阅读体验和碎片化创作的当下,有些新生代编剧已经不肯像老一辈那样,为搜集一部作品的创作素材栉风沐雨;唯收视率、唯点击率的浮躁行业乱象,快餐式的“爽文学观”正在影响着新一代的年轻读者和年轻观众,高满堂对此不无痛惜:“他们太依靠自己的小聪明,故事太虚、不扎实,都快成磁悬浮了。 ”于他而言,生活永远能赋予自己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如同我们党所提倡的,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只有感受、触碰、历练,才有创作的冲动。 ”
“我愿意让创作速度慢下来,有了原创,中国电视剧才有长久的生命力。 ”创作近40载,高满堂初心未改,在生活的细节中发掘珍贵故事,以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生离死别,为观众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独特浪漫的人文世界和灿若星河的故事宇宙,而《老酒馆》正是他初心未改、再踏征程之作。
酒馆有很多,店名带“老”字的却很少。老酒馆历经半个世纪的沧桑巨变,几经更名,最后在2013年重新用回“山东老酒馆”这个名字。这样的老字号是一种传统的延续,喻示着不忘初心的精神传承。 《老酒馆》里有中华传统美德,也有当下社会所需要的傲骨与忠义。 “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衍至今,越来越兴旺,最离不开的就是传统文化的支撑。”前不久,在《老酒馆》媒体看片会上,高满堂看完两集样片后热泪盈眶。这是他写给父亲的感人家书,是他献给广大观众和新中国70华诞的时代赞歌,他深情感叹:“人生坦途变幻莫测,风起云涌真理在手,道德垂范永远前行! ” 记者 周洁(片方供图)
新闻推荐
央视新闻9月6日消息,去年,中央决定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目前,新的税务机构构建了全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