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青 作
□余明辉
日前,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这是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学校等管理使用教育类APP的一个“总纲”,它的出现意味着以后在教育类APP的规范问题上,将有强力和明确的国家意见和规定。
众所周知,随着“互联网+教育”的迅速兴起,通过互联网平台(教育类APP)学习,已成为国人提升自我的重要方式。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在线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38亿人,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3.18亿人。然而,在这一市场迅速膨胀的同时,也伴随着
一定程度的混乱无序,乃至野蛮生长。例如乱收费、收费不服务、收费与服务不等价、收费后玩消失、广告泛滥等乱象层出不穷,甚至还出现了大量不雅、性暗示和不恰当的游戏等内容。
为什么在线教育APP乱象如此频发?原因是多方面的。缺少有针对性、相对统一的顶层管理办法就是比较关键的一种。这一方面使得地方组织治理行动时缺乏指导;另一方面,即便一些地方有心治理,鉴于学习类APP的开放性和跨地域等特点,治理起来效果也不明显。再一方面,教育类APP的治理牵扯到教育、市场监管、工信、公安、网信等较多部门。如果没有统一的顶层规范,很容易因为职责不清导致部门间协调不畅、各自行事。
强化对教育类APP的国家层面监管,市场有需求,社会有共识,群众有期待。如今,《意见》给出了目前治理学习类APP乱象的范围、时间点、路径等,又明确了相关问题解决的原则办法等,可谓有力、有效、恰到好处,值得高度期待。当然,要想此次《意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地方有关方面在接下来制定配套措施、政策执行中,科学合理行事。
新闻推荐
□杨芳还记得生完孩子三个月,我被爸妈接回家,过上了公主的生活。早上为了让我多睡会儿,爸爸会抱着早起的熊孩子下楼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