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脑城内,几名准大一新生正在挑选电脑。
又是一年开学季,中小学已经全面开学,各大高校也陆续开学。这段时间,家长们都在忙着为孩子挑选各类电子产品作为开学“装备”。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各大商家也都瞄准了时机,纷纷推出促销活动抢夺“开学经济”这块大蛋糕。
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这些“基本装备”仍然大行其道,但大学新生们的“新装备”升级的趋势也十分明显,蓝牙耳机、智能手表、手持稳定器、无人机等商品也在这个开学季进入新生的购物清单。
●“老三件”销量上扬
最近几年,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几乎是大部分大学新生的必配装备,因此被称为“老三件”。
“我们在本地上大学,现在学校新生还没有报到,趁着开学前来看看电脑,如果合适就直接买了。”在王城电脑城挑选电脑的小刘说。
9月4日,记者见到小刘时,她和另外两名同学正在一家品牌电脑店铺询问价格,小刘表示,手机和电脑是上大学的“标配”,高考后已经换了新手机,如今就差一台电脑。
电脑城一家店铺老板黄先生告诉记者,从8月份开始,来咨询笔记本电脑的人多了起来,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准大一新生。“现在来咨询的一般都是在本地上大学的本地人,到了新生正式报到以后,可能还会有一波销售高峰,那时候就是来桂林上学的外地人较多。价位在4000元左右的电脑比较受大学生们的青睐。”
在解放东路上一家手机专卖店的工作人员表示,很多高三毕业生在进入大学前就有手机,一般毕业后会来换更好的手机,而现在很多初中生甚至小学生家长也会给孩子买手机。“从暑假开始,带孩子来买手机的家长明显多了起来,特别是8月份到开学前,不过家长给孩子买手机的价格不会太高。”
这段时间销量上涨明显的还有学习机、点读笔、电话手表等产品。
桂林书城数码产品区的店长李女士告诉记者,购买学习机、点读笔的以小学生为主,其次是初中生,高中生就很少了,从9月开始进入了最旺的时候。“根据去年的数据,9月份销量是全年中最好的,暑假两个月销量大约比淡季高三四倍,而9月份销量又会比8月翻一倍,这几天晚上来的人比较多,大部分是家长带孩子来选。”
她介绍,如今学习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不仅具备了平板电脑、复读机等功能,还可以与课本,甚至与老师课件同步,学习机的价格在2000-4000元不等,而点读笔价格在500-1500元。“现在很多学习机都有家长模式,家长可以禁止学习机部分功能,让孩子专注于学习。”
●“新装备”受宠网购平台成“主战场”
近两年,随着“00后”进入大学校园,在“老三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三样———数码相机、蓝牙耳机、智能手表的“装备”需求,形成了“新六样”。
记者了解到,如今“00后”大学生的“新装备”已经远不止这些,来自天猫的数据显示,在开学前两周,除了传统的数码产品增速飞快外,电子阅读器、平衡车和按摩仪同样销量暴涨。此外,随着短视频、Vlog(视频博客)的兴起,无人机、手持稳定器等设备也成为了大学生消费新宠。
即将去重庆读大学的小林告诉记者,她开学前在网上购买了一台2000多元的降噪蓝牙耳机。“这个耳机可以有多级降噪功能,开到最高一级基本外面的杂音都可以消除,现在耳机已经达到了效果非常好。”
小林说,这个耳机是同学推荐的,她购买的主要目的是提升睡眠质量。“大学宿舍每个人的作息时间可能会不同,有了耳机就不怕别人吵到我睡觉,而且在看书学习时,我也能免受外界干扰。”
在七星区某大型商场内,一家销售无人机、手持稳定器的店主唐先生介绍,暑假期间,确实有一些本地学生来询问这两样商品。“来咨询的大学生比较多,也有一些高中生让家长一同来咨询。”
唐先生说,一些相关专业,或者本身有摄影爱好的大学生,对这些先进设备还是很感兴趣的,如今自媒体时代到来,也有一些大学生想选择从这方面自主创业,产品自然就有一定的市场。“手持稳定器的价格在六七百元左右,无人机价格差异比较大,最低有3000多元的,贵的有上万元,大学生一般不会买太贵的,基本会选择万元以下的产品。”
采访中,很多数码产品销售的商家都表示,如今大学生购买电子产品最主要的渠道已经变成网络,这对实体店的销量影响很大。近日,淘宝、京东、苏宁等各大网络平台就先后推出了“开学季”促销活动,主要集中在数码产品、书籍、服饰、护肤品、化妆品等区域。
根据苏宁2019年开学大数据显示,8月23日至30日,苏宁易购收件地址为大学城的订单同比增长47.2%,苏宁小店生活帮寄往各地大学的包裹增长377%;iPad、华为平板、三星平板等电子设备销量,在苏宁平台环比增长120%;在小学生群体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AI学习家教机受宠,开学季销量增长256%。
●家长一掷万金专家建议理性
“为了给孩子准备开学的东西,我已经花了差不多一万块钱。”市民范女士的女儿今年考上了一所比较好的医药大学,所以她承诺给女儿买了她想要的东西。
她给记者列了一份女儿的“购物清单”,买手机花费近3000元,买电脑花了4000多元,买衣服、鞋子花费1000多元,不算生活用品就已经将近10000元。“其实这个花销早就有心理准备了,虽然花钱比较心痛,但是还是提前有准备的,没什么压力。”
市民林女士的儿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她在孩子开学“装备”方面也花了好几千。“电话手表花了1000多,主要是防走失,可以视频通话,我看孩子班里面很多孩子都有这个手表,而学习机就更不用说了,花了3000多,班里大多都有,我们也不能落后。”
林女士表示,她身边也有朋友的孩子在读小学,听朋友说,有些班级全班都有点读笔,主要为了学英语,如果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孩子就不能没有。
放眼全国,各地的开学经济都显得异常火爆,从大学到幼儿园,大到数百万元的学区房,小到几十元的教辅用品,只要能够给孩子良好学习条件,或者让孩子在同学中有“面子”,家长都舍得花钱。
在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吴素梅看来,如今造成“开学季”变成“烧钱季”,且愈演愈烈,最大的原因还是家长的消费心理问题,很多家长自己都是持一种“买买买”的消费观念,在孩子身上舍得花钱也不奇怪了。
她认为,当手机、电脑这类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一种“必需品”,特别是手机,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家长给孩子购买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家长一味纵容孩子,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单纯为了满足孩子的虚荣心,那就不提倡了。
“家长需要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所以在帮他们购买开学装备时应尽可能做到理性消费,不仅能够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也对孩子心理成长有帮助。”吴素梅说。
记者林扬文/摄
新闻推荐
王国梁我上初三那年,换了一位新来的女老师当我们的班主任兼教语文课。她姓李,是从城里来的。李老师年轻漂亮,说好听的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