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9月1日上午,肥西路省测绘院门口,一位女子突然晕倒在地,生命垂危。危急时刻,几名互不相识医务人员先后经过此地,不约而同出手相救,展开一场“接力”生死营救,演绎“医者仁心”的大爱精神,也为孩子们上了最美“开学第一课”。
路人晕厥,女护士第一时间上前施救
率先救人的,是安医大一附院心脏外科护士张静。当天上午8点多,她和丈夫送孩子上学之后,经过省测绘院门口,看见地上躺着一个人,身边围满了路人。
“人晕倒了,当时已经面部紫青,丧失了意识、心跳和呼吸。”职业本能,让张静意识到这非常危险,“如果不救助,后面抢救可能很困难!”来不及多想,张静冲到女子身边,跪地做起了心肺复苏,“2分钟内,进行了150次胸外按压和10次人工呼吸。”
为了防止女子舌头后坠堵住气管而窒息,情急之中的张静找路人借了只笔,将女子的舌头挑开,“她呛了一声,面色有所好转,但依旧没有恢复意识!”就在张静快要撑不住时,一名戴着眼镜的男子和另一名女子也前来“接力”救援,接替进行心肺复苏。张静也没敢停下手中的动作,持续跪在一旁按压女子的脉搏。
“120来了!”听到围观者的呼叫,张静这才松了一口气,但也没有袖手旁观。她和其中一名“接力”抢救的男子合作,拆开了120急救箱,一个插管、一个装呼吸气囊,持续救援。
素不相识的医生、护士也加入生死营救
众人“接力”救人的一幕,被路人拍成视频,传到网上,刷爆“朋友圈”。经过紧急网络寻人后,另外两位救人者终于被找到,一位中科大附一院南区急诊外科主治医师张营,另一位则是安医大一附院日间病房护士万梦。他们也回忆了生死营救的那一刻。
当天,带着“二宝”去接“大宝”的张营,恰好骑车经过省测绘院。见很多人围在路边,职业习惯让他停下了车,“我带着孩子挤进去一看,一位约30多岁的女性昏迷倒地,口唇青紫,有位女士正在给她做胸外按压。”由于不知道救人者已经按压了多长时间,张营第一反应就是接替她继续做心肺复苏,“我是男的,应该比她更有力气些。”
差不多在同一时刻,将孩子送到学校后返程的万梦也途经事发现场。了解情况后,见现场被人、车围得水泄不通,她脑中的弦立刻绷紧了,忙大喊“大家赶紧把车子挪走”,指挥疏散现场,为救援队伍和120留出通道。随后,万梦将两岁多的“二宝”塞给好心路人,也加入生死营救中。
生死关头,三位素不相识的医护人员携手,“接力”抢救,直到将女子送上救护车。直到这时,张静发现,自己的双腿早已麻了,膝盖也因为一直跪着磨破了皮,“和救人一命相比,这点小事儿不值一提。”张静说,做护士11年,救死扶伤早就已经成为一种本能。
他们用行动为孩子们上了最美“开学第一课”
“时间就是生命,对于这样的患者来说,急救黄金时间只有4分钟,关键时刻要敢于出手,最有效地实施急救!”张营说,身为急诊外科医生,治病救人是他的本职工作,“无论身在何处,无论来自哪里,救死扶伤都是医护人员的本能。我相信,那位最先出手相救的护士也是这么想的。”
张营的想法,也是万梦和张静共同的心声。“我们虽然不认识,但是在那一刻,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一定要把她救回来!”万梦说,正因为此,他们之间的配合十分默契,现场围观的群众也都很配合,“真能感受到,社会充满温暖和正能量!”
事件在网上发酵之后,三位医护人员都收到了亲友、同事的“点赞”。最令他们欣慰的是,孩子们得知这件事情之后也很开心,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他们用行动为孩子们上了最美的“开学第一课”。
晨报记者 王靓 通讯员 赵丽媛 方萍
新闻推荐
又到开学季,不少家长开始采购儿童用品,从儿童书包到儿童牛奶、儿童水饺,与“儿童”相关的产品都被放入购物车中。记者发现,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