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经常被“熊孩子”占领。近日,记者从杭州凤凰小学了解到,该校一直推行“轻声教育”,要求学生在不同场合使用相应等级音量说话的新规。校长缪华良对记者说,国民素养要具备国际水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同的场合控制说话的音量。(6月30日《钱江晚报》)
孩子们嬉闹喧哗,是活泼好动的性格所致,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的自控能力差。然而,并不只是孩子,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甚至成为很多人到国外旅游的一大“陋习”。
“不大声说话”或许只是一个细小的行为习惯,但假如变成公共空间中的行为准则,将是一大进步。就此而言,学校开展“轻声教育”,其实意义重大。也应得到家庭的重视,通过家长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木须虫
新闻推荐
王旭东记者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目前,国家医保局已完成医用耗材、医疗服务项目等4项医保信息业务的全国统一编码。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