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妈妈们就会遇到这种情况,孩子哭着跑回来说自己被别的小朋友打了,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妈妈会觉得有些棘手,不知道如何处理才好。有些家长可能会说,当然要教育孩子打回去,这样才能让孩子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学会保护自己,然而,也有些家长认为,不应该用“以暴制暴”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应该采取正确的方式去保护自己。两种说法众说纷纭,到底哪一种才是对的?
被打了要不要打回去?
“谁打你,你就打谁。”这或许是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说的一句话,然而,以暴制暴绝不是最有效的方式,因为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没有杜绝被霸凌的源头,很有可能会造成更多的伤害。
终结霸凌的方式,是从孩子自身和心理层面入手,让孩子站起来,建立自信。崇升认为,性格懦弱的孩子,如果受到攻击而不反抗,则可能会留下心理创伤,对性格的正常发展也会埋下隐患,家长需要教会孩子及时用抗议表明立场。
被欺负家长要接纳孩子的各种反应
孩子被欺负令人心疼,一旦事情发生,家长要如何应对?首先家长不要责备孩子,这似乎不需要提醒,但实际上很多家长在看到孩子被欺负后,会“怒其不争”,家长特别是在弄清楚事情经过,发现孩子有“软弱”的一面后,会难以接受孩子的表现,责备孩子为何不去反抗等。家长的这种反应其实与家长自身的成长经历有关,而没有真正把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上。
在不责备孩子的前提下,家长要做的是完全接纳孩子的反应。有的孩子被欺负后会哭闹,有的则显得木讷。这时家长可以拉着孩子的手,或揽住孩子的肩膀,这种肢体上的安抚可以给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在孩子感觉有能力面对之前被伤害的事情后,自然会告诉父母发生了什么。
无论多心疼家长都不宜过度表露情绪
当孩子哭诉对方如何伤害自己时,家长要如何安抚?首先,家长可以用评价的语气来帮助孩子表达情绪,比如“太可恶了”“太过分了”等,设身处地理解孩子的心情,与此同时,要让孩子从家长的语气态度中感受到力量和勇气。其次,无论父母多么心疼,都不宜过度表达自己的情绪,因为家长过激的反应,会强化孩子作为“受害者”的角色,不利于孩子后续心理的平复。
如果孩子有退缩、回避、警觉的表现,以及对学校过度敏感,家长则不可强迫孩子去面对,要给孩子一段休息的时间。如果孩子在脱离相关的处境后,上述表现仍然不能缓解,或者出现了容易惊恐、经常做噩梦的情况,家长要及时带其到专业的精神卫生机构去就诊。
处理过错时需要对方家长真诚的道歉
有些家长在孩子闯祸后,认为“孩子顽皮”,不肯向受到欺负的孩子真诚道歉,是十分不妥的。在处理对方的过错时,最好是对方家长给予真诚的道歉,包括言语安慰和物质上的补偿,对孩子来说,实物的补偿会更容易感受到对方的诚意。此外,电话沟通也是个不错的方式,因为在电话中道歉,不至于给对方造成太大压力,影响沟通效果。
新闻推荐
该团伙盘踞山西朔州、山阴20余年,以非法手段大肆获利敛财,逐步发展成为朔州市实力最强、名声最响、危害最大的黑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