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龙飞
在我的老家,村民们在添饭时加尖被称为添“帽儿头”,可谓形象生动、韵味无穷。
前些年,谁家做喜酒、生日酒,一定会分外热闹。一桌人围坐好后,凉菜先上,再上热菜,喝酒者自是喝酒,不喝酒者就吃饭。旁边包席桌、负责添饭的妇女很盯事,把甑子里的热饭舀到盆子里,用饭瓢开始添饭。担心食客不再添饭或饭的供应接不上气,这名妇女就给每位吃饭者添了“帽儿头”,确保其吃到饱饭。如果遇上爱开玩笑的食客,添饭妇女会把饭碗里的饭按了又按,反复添加饭,形成最大限度的“帽儿头”,再端到那位食客面前,开始戏谑起来:“来嘛,你要吃饱哦!”那位食客见状,显得很无奈:不吃嘛,肚子没填饱,不划算;吃嘛,会吃胀,说不定还会消化不良。可是,这是在公众场合,有那么多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看着,不把添的“帽儿头”吃完看来是过不了关哟!于是,食客只得甘拜下风,尴尬地吃下“帽儿头”。而添饭的妇女犹如胜利者那般荣耀,情不自禁地乐呵起来。
家里来客了,吃饭时,主人家爱为客人添“帽儿头”,并谦虚地说:“看嘛,没得哪样菜,饭一定要吃饱哈!”面对主人家的如此热情,客人分外感动,恭敬不如从命,只好客随主便,硬着头皮吃完“帽儿头”。再则,要是不吃完、还剩饭,那岂不辜负了主人家的一片盛情和心意。
农活忙时,家里人手不够,就得请人。吃饭问题一定得考虑周到:酒、肉、菜自是须精心置办,饭也得添好,且要添“帽儿头”,方能显现主人家的大方、热忱、仁义。为了不负主人家的心意,加之,体力劳动耗费精力多,受请之人胃口大开,饭量大增,吃下“帽儿头”往往不在话下。更有甚者,还会吃下两三个“帽儿头”呢!对于饭量好的受请之人,主人家会竖起大拇指夸赞一番,倍感欣慰:后勤工作做扎实了,人的能量有保障了,农活的效率就会提高,好事一桩。
一家人吃饭,也有添“帽儿头”的情形:要是菜少了,或者索性以咸菜下饭,求个“便宜”。这时,吃饭就为主了。倘若饭也煮得较少,家庭成员则会在舀饭时添个“帽儿头”,要么拣懒,免得去舀二次,要么不添“帽儿头”,会吃不饱的。
斗转星移,到了现在,老家的乡风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添“帽儿头”的少了。原因是,原先生活水平低,肉菜较少,粮食吃紧,村民们以吃饭为主,添“帽儿头”是明智之举、关照之举。而今,肉菜丰盛,佳肴层出不穷,粮食丰收、年年有余,生活水平提高,村民们的饭量比先前减少,自然,添“帽儿头”也会明显减少,多是一平碗一平碗地添饭,文明优雅多了。何况,吃“帽儿头”,会被好事者调侃为“饭胀傻脓包”“饭傻儿”“差饭吃”。当然,村民们劳累了、饿极了或者坐席时为了同某人开玩笑以增加欢快氛围,还是会有添“帽儿头”的事发生。
于是,在季节的轮回中,添“帽儿头”依然在延续,依然是朴素而其乐融融的乡风乡韵,依然是村民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严文辉)为进一步加强基层人民调解员业务能力,提升人民调解员的法律素养,长安法院联合沣东新城司法局组织沣东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