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龙
网上点的外卖菜品食材有问题,上门投诉竟找不到实体店,原来是藏身民房内的“幽灵外卖”;只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信息,就能在外卖平台成功上线一家“黑餐馆”……记者日前采访发现,近年来,网络餐饮市场发展迅猛,满足了人们多样化消费需求。但在消费扩张的背后,无实体店铺、无工商营业执照、无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幽灵外卖”以及带来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消费者、监管者,也困扰着行业自身。(6月20日《工人日报》)
毋庸置疑, “幽灵外卖”会严重威胁“舌尖安全”。虽然对此早有报道,但遗憾的是,“幽灵外卖”并没有因为媒体曝光及部门的整治而绝迹。诚如此次报道,网上点的外卖菜品食材有问题,上门投诉竟找不到实体店,只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信息,就能在外卖平台成功上线一家“黑餐馆”……此类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
“幽灵外卖”难治在何处?恐怕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监管力度不够,二是违法成本太低。据报道,从此前处罚的部分网络餐饮案件来看,相关部门对外卖平台的平均处罚金额不过10多万元。如此罚款额度,与网络餐饮平台巨大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额相比,无异于九牛一毛,也就难免一些平台不怕罚,更别说形成有效震慑。
对“幽灵外卖”须有封堵策略,否则必然会为食品安全埋下隐患。其一,从监管上施力。网络餐饮经营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和跨地域性等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应对网络餐饮形成监管高压态势。比如,对没有实体店铺、没有工商营业执照、没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幽灵外卖”,应立足于早发现早处置。也应畅通投诉举报通道,动员起公众的力量。
其二,平台须肩负起监管审核责任。《食品安全法》就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外卖平台作为连接商家销售行为和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中介”,理应承担严苛法律责任,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
其三,对一些“黑中介”打假也不能疲软。此前就有媒体报道,有的“黑中介”就号称可代办证件保证平台上线。而据记者体验,仅需提供身份证照片与店铺地址,两天后便能收到证件,“黑中介”并向记者提点,某外卖平台可设多家不同外卖店。由此可见,这种“黑中介”不能纵容,对这些违法违规行为就须依法惩戒。
有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网络餐饮收入高达4712亿元,占到全国餐饮业收入的10.6%,网络餐饮用户规模约3.6亿人。 面对强大的市场,筑牢食品安全之基至关重要。而平台、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监管部门、消费者以及行业协会商会等各方,对此均应当引起重视,消弭其中的乱象,从而让红火的外卖行业真正造福于民。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赵文君)作为今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活动之一,落实食品企业主体责任研讨会2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