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六月份,高校进入“毕业季”,数百万大学生即将从大学校园的“象牙塔”走入社会。记者近期在高校采访了解到,部分毕业生在离校前出现“造假注水”现象:虚构就业去向、毕业论文“放水”、求职简历“注水”……专家呼吁,高校诚信教育不可缺失,勿让造假毁了毕业生。(6月14日《新华每日电讯》)
媒体报道的这些不诚信现象的确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比如,“就业去向随便填”,就业率失真;毕业论文“放水”,求职简历“注水”。这些投机取巧的伎俩,看似会收获眼前利益,但这样的不诚信之举却对毕业生而言是一种伤害,学校倘若纵容不诚信现象的出现,乃至“帮助”毕业生靠不诚信之举谋利,更是对高校声誉的损害。
以“就业去向随便填”为例,比如,有的学校要求毕业班同学登录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网站填报就业单位,填报后每人可领取200元补贴。学校此举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就业率,既让自己的面子好看,更能免于因就业率低而调减招生计划。倘若对学生的真实情况摸不准,甚至纵容学生“就业去向随便填”,那就是高校教育的失败。
同样,正如报道指出的毕业论文“放水”以及求职简历“注水”现象。有的学生奉行“拿来主义”,复制互联网上的简历模板、范文,经过简单修改加工后当成自己的简历,“注水”痕迹明显,甚至把没有的“高大上”简历充进自己的简历里,这些不诚信之举,虽然会给毕业生带来一时的利益,但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尤为不利。
高校应注重学生的诚信教育。正如专家表示,“大学是教书育人的殿堂,除了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所以,高校应在加强诚信教育着力,而且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不诚信行为有必要及时进行纠偏,更重要的是,高校“毕业季”理应上好一堂“诚信课”,让毕业生以诚信面貌迎接新生活的开始。
诚信是安身立业之根本。大学生本人应该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毕业踏进社会的第一步更应踏出“诚信步”。现如今伴随着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各种新科技设备的涌现,造假不仅极容易被甄别出来,且也难逃失信惩戒或者法律惩治。故此,与其为了一己私利行失信之举,远不如踏踏实实依法诚信行事。
个论
杨玉龙
新闻推荐
晨报讯今年6月是全国第十八个“安全生产月”,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普及消防知识,让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