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抓获嫌疑人。抓获嫌疑人。
日前,历城郭店辖区发生一起电信诈骗案,涉案价值高达1143万元。历城警方接到报警后,按照快速出警、快速询问、快速止付、快速录入、快速冻结、快速查询、快速调查“七个快速”的要求迅速行动,成功止付。
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历城公安分局以“两升两降”(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数量明显上升、破案数明显上升、发案数明显下降、人民群众财产损失明显下降)为目标,整合信息资源、打破技术壁垒、创新研判机制,取得阶段性战果。
5个月成功止付1200余万元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首先就是和嫌疑人抢时间,案发后如果能第一时间止付,才有希望挽回损失。
公安机关总结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七个快速”,即快速出警、快速询问、快速止付、快速录入、快速冻结、快速查询、快速调查。历城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接到诈骗报警后,立即指导辖区派出所与报案人对接;派出所初步口头了解确属电信网络诈骗后,第一时间登录“公安部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先行止付,全面记录涉嫌网站(含网址)、QQ、电话、银行卡、涉案金额等情况;同时呈报分局法制大队审批立案,在最短时间内冻结嫌疑账户。“此举不仅可在最短时间内减少受害人损失,也为下一步侦查工作打好基础。”历城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全区电信诈骗立案总数291起,全部发起止付,止付涉案资金1200余万元,其中郭店辖区某电信诈骗案件单案止付1143万元。
今年以来,历城公安分局还多次派民警到省公安厅、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学习系统模块深度应用,并参加公安部、省级反诈系统应用培训班,确保办案民警熟练掌握平台应用,通过扎实推进“初侦初查”工作,及时开展涉案资金的逐级追踪、查询和分析。通过掌握的一级账户信息,理清资金流向,快速查清二级、三级等下级账户,对符合冻结条件的,会同辖区派出所再次录入“止付平台”冻结。同时反诈中心民警通过“反诈平台”梳理涉案银行账户的开户人员信息,结合同一开户人员在多地跳跃式开办银行账户情况,从多种信息入手,为侦查工作打开缺口。
历城公安分局还发动全区公安机关密切协作,形成整体作战合力。刑警大队发挥侦查破案主力军作用,牵头组织专案侦办、审查移诉等工作;网警等部门积极提供技术支撑;信通、警务保障等部门根据需要提供建设维护、经费等方面的保障;督察大队充分发挥督导检查作用,激发成员单位工作积极性;经侦大队在公安部反诈平台功能基础上,做好涉案账户信息的查询、处置和取证工作;专项办公室、分局反诈中心密切与金融、通讯、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公司等企业合作,积极探索建立警银、警企合作打击防范机制。
拦截封堵各类诈骗电话200余个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不是一两个部门就能完成的,需要多部门联动。
历城公安分局在市公安局指导下,联合银行、电信等部门建立了《全区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协作机制》,加强了重点行业监管和隐患排查工作,定期研判网络诈骗犯罪形式、特点,从可疑银行账户、银行卡、网银、诈骗网站、涉嫌诈骗的公司等入手,进行全环节、全链条调查摸排,搜集线索,形成了公安机关牵头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打击治理工作新格局。今年以来,初侦初查案件458起,打击涉案银行账号300余个,拦截封堵各类诈骗电话200余个,发起第三方止付214起,初侦初查率全市领先。
历城公安分局反诈中心认真梳理每一起案件,总结以往经验,在加强与兄弟单位交流合作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兼职刷单、办理贷款、冒充熟人、冒充客服等高发类案进行不间断比对、串并,对涉案账号、第三方支付平台等案件信息进行深入查询,通过优势警力互补,延伸创新触角,打击电信诈骗案件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充分发挥各级联席会议平台作用,加强与成员单位的信息通报和沟通协调,构建协作顺畅、衔接紧密、联合打击的良好格局。加强与检法机关联动,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追诉标准、证据认定等法律适用问题,提高办案质量。
2019年2月26日以来,彩石、洪楼、港沟等处连续发生多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分局从刑警大队反诈中心、网警大队和有关派出所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案组,立即对涉案账号、通讯信息和涉案网络走向进行深度研判、仔细甄别,逐一锁定犯罪嫌疑人,连续奋战30余天,先后调取了百余个银行账户的交易流水和百余段相关监控录像,逐个确定犯罪嫌疑人藏身地点,并组织多次抓捕和蹲点守候。截至4月9日,5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落网,警方帮助被害人挽回了经济损失。
防范电信诈骗宣传进家入户
不发案比破多少案都强。为减少案发量,历城公安分局不断加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在全区主要路口、路段、广场、公园等新建宣传栏、牌650余块,大中小型电子屏滚动播放反信息诈骗常识;同时,组织派出所进入社区、村居等公共区域悬挂宣传横幅、将楼长作为防范电信诈骗的义务宣讲员,不定期组织小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学习防骗知识,在小区内张贴宣传画,挨家挨户发放宣传册。重点做好辖区银行业的宣传,通过银行向辖区群众传播电信诈骗案件的危害、嫌疑人手法和受害人的表现,有效降低辖区发案,减少群众损失。
分局根据数据分析,每月编撰《全区电信诈骗案件数据分析报告》,对全部案件受害人年龄、职业、被骗地点、手段方式等进行数据分析,对宣传防范工作提供针对性指导。结合辖区发案特点,积极开展电信诈骗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对中小学生安排法制课堂,宣传防骗常识,增强防骗意识,发放防骗宣传册,让其带回家与家长一起学习。对有支付能力的大学生,将不同类型的网络诈骗,刷单、贷款等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其不贪小利,防止上当受骗。
同时,还发挥传统媒体和网络的作用,利用历城公安微博、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公众号,发布反信息诈骗常识950余条。同时调动全局资源,发动民警通过个人微博、微信发布反诈常识,累计发布有效反诈信息千余条。 (文/图 本报记者 陈彦杰 通讯员 王刚)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淑娅亚雯)“这栋大楼着火了……”5月30日12时50分许,一位市民拨打火警电话说,在市牡丹路与兴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