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先任
“游泳健身了解一下?”相信很多人都听到过类似的“搭讪”,商家用各种优惠吸引你办卡消费。据记者调查,作为新兴商业模式,预付卡消费因其便捷实惠被不少商家青睐,但预付卡备案制度存在盲区,导致乱象频发,一些知名企业也牵涉其中。(5月28日新华社)
近年来,媒体对预付卡消费乱象屡屡报道,各地监管部门也表示要加强治理,但预付卡消费乱象却一直没能得到有效遏制,反倒呈愈演愈烈之势,成了消费领域的“顽疾”。
早在2012年9月,商务部就发布了《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发卡企业在开展单用途卡业务之日起30日内前往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并对相关企业实行资金存管制度,按预收资金的一定比例向商业银行存入存管资金,一旦违规,便可对企业形成约束。但现实是,对存管资金的后续使用缺乏监管,试行管理办法也仅涉及“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三个行业。
对此,应从制度上考虑提高预付卡的发行门槛。经营者取得发卡权,应交纳保证金或提供相应的担保;监管部门要拿出行之有效的强力措施,以猛药治顽疾,提高商家的失信成本。另外,消费者要理性消费,交纳预付费之前,充分了解预付费的使用范围与期限以及商家的资质、口碑等,以免上当受骗;消费者权益受损之后,则应积极维权。
新闻推荐
12最近看到这样一条新闻:小周今年24岁,毕业后在父母安排下做了会计。但小周并不喜欢文职工作,想当一名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