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交通事故引发了一场网络“人肉搜索”。21日,广州林和中路林乐路口女司机因为挂错挡位导致车辆冲入人群,造成13人受伤的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车主的个人信息被广大网友扒了个“底朝天”,涉及车主姓名、职务、工作照片、车辆信息、车辆保险信息、工作单位信息等。(5月22日《羊城晚报》)
有关注这一事件的网友表示,在交通事故被网络曝光仅仅一个小时之内,肇事女司机的各种隐私信息就被人在网络上彻底“扒光”。这让人见识到了“人肉搜索”威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它的可怕。因为这不仅仅意味着肇事女司机要承担本次事故的法律责任,同时还要承担很多本来她不该承担的代价,比如骚扰电话、骚扰短信,比如现实中周围人的议论和指指点点等。
肇事女司机没有安全驾驶,在遵守交通文明和交通法规上存在问题,这是不容否认的,但是仅仅因为她发生了交通事故就对她进行疯狂的“人肉搜索”,把她甚至她家人的各种隐私信息曝光于公众面前,不但已经涉及到道德问题,而且还涉及到法律问题。遗憾的是,不管是现在广州这位女司机,还是全国范围内其他热点事件的当事人,很多都遭遇了“人肉搜索”,也就是遭遇了网络暴力,有些甚至因此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她发生了交通事故,由她来承担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就好了,为什么要对她进行“人肉搜索”?在发起“人肉搜索”的大军中,除了有人是出于猎奇、窥私的心理外,更多人则是出于一种他们自以为的网络正义。在这部分网友看来,自己对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的行为,有利于提高社会公德,匡扶社会正义,让丑行原形毕露,进而起到惩恶扬善的作用。
尽管在一些网络反腐事件中,“人肉搜索”确实起到了部分作用,但是在涉及到普通人的公民权利时,却要慎之又慎,否则不但背德而且违法。目前“人肉搜索”已纳入刑事法律规范范围内,在《网络安全法》和“两高”《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施行以后,“人肉搜索”行为本身不仅涉及网络侵权责任,还可能涉及刑事责任,尤其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若达到情节严重入刑标准,则可能产生侵犯公民信息罪的刑事责任。
然而因为相关法律的实施细则问题、司法实践问题还难如人意,在现实生活中因为“人肉搜索”而被追究责任的人少之又少,这就给了网友一种“法不责众”的印象,进而导致“人肉搜索”变得更加肆无忌惮。现在来看,没有底线的“人肉搜索”只害人,不害己,但是一旦法律规定得到严格贯彻落实,就成了害人害己。
特约评论员
苑广阔
新闻推荐
伍果“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系列又添新剧集,这次是一位当上副县长的29岁女行长———近日,江西湖口县政府公布了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