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湖阳镇紧紧围绕全县党的建设和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实施乡村振兴作为该镇加快发展的总抓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做大河蟹产业规模、做细河蟹精细化养殖,努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两天,湖阳镇彰教村村民潘治静心情格外的好,他承包的12亩蟹苗塘喜获丰收,一下子收获了25万只蟹苗。对于潘治静来说,这样一来不仅今年自家养的螃蟹有了着落,多出来的蟹苗还能卖个好价钱。“我自己养4万只,剩余的蟹苗全部给出售出去,大概能赚21万元。”潘治静说。
河蟹养殖是湖阳镇的主导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河蟹养殖在湖阳镇水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河蟹养殖专业户达2200户,占全镇农村总户数的33%。
随着河蟹养殖的蓬勃兴起,湖阳镇现有的土地已经无法满足蟹农扩大养殖规模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潘治静却从其中看到了商机,毅然决定从养殖蟹苗开始着手,当年就赚到了第一桶金,这也为他后面扩大养殖规模奠定了基础。“刚开始养螃蟹我觉得这个田太小了,我就养蟹苗,蟹苗养得可以了,我就把养殖规模扩大了,然后我养成蟹,我去年38亩田(养螃蟹)挣了40多万元。”
现如今,湖阳镇河蟹的养殖规模已经趋近饱和,如何推动河蟹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县党的建设和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抓亩均效益,这为湖阳镇发展河蟹产业指明了方向。该镇决定将河蟹精细化养殖作为今后河蟹产业发展的主基调,一方面大力引导承包面积小的蟹农养殖蟹苗,实现错位发展;另一方面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启动澄湖路扩建工程和湖阳环圩路畅通工程,在改善基础设施等方面做足文章,最大力度方便蟹农运输和出行,促进广大蟹农增产增收。
“道路拓宽了以后,江浙沪的商人来我们这里买螃蟹就更方便了,来的人多了,螃蟹的价格就上来了,我们的收入就更可观了”。自澄湖路扩建工程启动以来,彰教村村民张卫星每天都关注工程建设情况。对他来说,修好这条出行的主干道,无疑是为他们销售螃蟹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趁着这个机会,张卫星今年在自家塘口下了3万多只蟹苗,就等着螃蟹上市时赚上一笔。
据了解,目前澄湖路扩建工程和湖阳环圩路畅通工程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预计今年5月份完成拆迁任务,年底完成施工。
通讯员 朱耀鸿 尹路
新闻推荐
3月21日是第17个世界睡眠日,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并列,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不过,中国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