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弃物制成儿童玩具、“黑工厂”生产劣质辣条、利用高科技窃取个人信息、回收发霉的散浆加工纸尿裤、家电售后服务靠“演技”坑顾客赚钱……昨晚,央视“3·15”晚会点名曝光了一批欺诈消费者的违法乱象。记者留意到,至央视“3·15”晚会结束时,用发霉散浆生产纸尿裤的厂家和违规处理医疗垃圾的黑作坊,都受到当地执法部门的查处。
央视曝光
曝光一:医疗废弃物制成儿童玩具
我国对直接关系到身体健康、环境安全的医疗废弃物有着严格监管,推行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但记者调查发现,这个领域里却仍有一条黑色的产业链。
记者在河南省濮阳市破碎料加工厂发现了大量使用过的输液瓶、输液袋等医疗垃圾,不少医疗垃圾还残留着药水。清洗医疗垃圾所产生的污水掺杂着各种药物残留,散发着刺鼻的味道,直接排放到墙边的大坑里。这个没有相关资质的加工厂,将这些医疗垃圾加工成业内所说的破碎料,然后卖给下游企业。破碎料加工厂老板表示,这些医疗垃圾都是从周边的医院收来的。
这些破碎料经过简单加工,就变成了白色塑料颗粒,业内俗称再生料。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不少地方都有专门用医疗垃圾破碎料加工再生料的工厂。在河北省任丘一家专门生产蔬菜网袋的企业,角落里堆放着用来生产网袋的原料。厂家会根据客户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再生料。一个规模不大的工厂,每天生产的这种蔬菜网袋数量高达10万多只,行销全国各地。这些网袋用来装白菜、洋葱等各种蔬菜。由于用医疗垃圾制造的再生料韧性好、价格便宜,除了蔬菜网袋,很多塑料制品都会用到,还被生产成篮子、洗脸盆、一次性水杯、刷子……甚至生产成各式儿童玩具。
曝光二:“黑工厂”生产劣质辣条
在河南开封一所小学门口,聚集着4家小卖店,辣条无一例外地成为店里的主角。这些辣条无论什么品牌,统一按照包装袋的大小被分为 “5毛”“1元”两种。每当放学,小店里就会挤满小顾客,各种辣条销售火爆。
为了解辣条的生产情况,记者按照“虾扯蛋”品牌辣条包装袋上的地址,在开封兰考县城关乡高场村找到了这家企业。记者未经过任何消毒措施就进入了食品生产车间。生产线上被膨化后的面球四处飞溅,生产车间地面上,满地粉尘与机器渗出的油污交织在一起。搅拌桶上也满是油污,搅拌机旁边几米远就是水池。水池墙壁上到处是黑色污点,水池里的白色水桶和水瓢上都覆盖着厚厚的污垢。工作人员承认,虽然包装上醒目地印着虾和蛋,但其实“虾扯蛋”辣条里既没有虾也没有蛋,除了面粉,就是各种调味用的添加剂。在配料车间里,地上摆放着单双甘油酯脂肪酸、三氯蔗糖,甜味剂、增味剂、保鲜剂、着色剂、防腐剂等大大小小十几种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倒入滚筒进行充分的搅拌后,被混合进了辣条里。
2015年至今,国家及各地方食药监局共通报了数百起问题辣条,其中大部分产自河南、湖南等地。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爱情王子”辣条生产车间里,面粉被膨化后拉成丝。由于自动抽丝的机器出了故障,面筋丝在运转中断裂,掉落在了地上。一名工人随手抓起落在地上的面筋丝,放到了机器里,整个过程中,面筋不断在地上拖动,严格的食品生产卫生操作规范在这里成了一纸空文。
曝光三:借用高科技窃取个人信息
在国家大力整治骚扰电话的形势下,为什么还会接到各种各样的骚扰电话呢?原来,商家是在用机器人拨打骚扰电话,以前人工外呼的传统拨打方式已经被逐步淘汰。在中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购买一个外呼机器人只需3000元。该公司王经理介绍,这套系统是专门为电话营销公司研发的。电话里机器人的语音和人声一模一样,我们平时接到的骚扰电话很多都是机器人拨打的。为了提高骚扰电话的吸引力,公司特意配备了专业的录音棚以模仿多种人的声音。利用智能机器人拨打骚扰电话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人工外呼,骚扰电话的呼叫量大幅提升。一般来说,人工一天能打三五百个电话,用机器人一天能打5000个电话。
高科技在不法企业的手中,成了打扰人们生活的工具和手段。记者发现,壹鸽科技研发的一款探针盒子,会向周围寻找无线信号,不仅可以收集用户手机号码,甚至可以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平时上网搜的关键词传到APP上被其搜索下载。据介绍,为了使用APP,用户只能同意获取个人号码信息,然而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这些个人信息却变成了企业的牟利工具,为房地产、贷款、教育培训等第三方公司用做拨打骚扰电话等商业营销用途。一家公司甚至将这款探针盒子放在很多便利店里,偷偷搜集周边用户手机号码,实时采集用户信息,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搜集各种信息,精准找到用户拨打骚扰电话,推广贷款产品。
曝光四:聘证网医生“挂证”兼职
我国《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规定,执业药师或者其他依法经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不在岗时,应当挂牌告知,并停止销售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记者在重庆市走访20多家药店,发现有的药店虽然挂出了该店的执业药师证,但是药师实际都不在岗。其中一家口腔诊所负责人承认,开办诊所时所用的执业医师证是租来的。围绕着“挂证”这种畸形的市场需求,已经形成了一个灰色产业。记者发现,“聘证网”表面看起来是一个发布求职招聘信息的专业网站,但所谓的兼职只是一个幌子,实际上是为了“挂证”。这里初级医师证、主治医师证一应俱全,一年的租金价格从8000元到50000元不等。而另一家“猎正网”更为直接,自称是中国专业的医疗挂证服务平台,初级医师证、主治医师证等一年的租金大约在1.2万元到6万元。
随着调查的深入,记者发现建筑行业也存在着挂证现象。重庆开林集团对外宣传是一家向中小型企业提供企业服务的公司,但也打着兼职的幌子做着挂证中介的生意。顶呱呱集团重庆分公司也在为建筑企业提供挂证的服务。
曝光五:发霉回收散浆加工纸尿裤
百斯特卫生用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成人纸尿裤、床垫等。记者在其生产车间发现一条管道,管道通向与车间相连的一个小屋,屋里有一个入料口。工人告诉记者这里投放的原料是散浆。这种散浆与外面投放的纸浆明显不同,颜色发灰发暗,有些表面还沾着污渍。记者调查发现,周边有不少加工散浆的工厂,用的原料是从其他厂家买来的下脚料,有的甚至已经发霉。每吨散浆价格在4000元左右,而符合国标的卷浆价格在8000元左右,使用不合格的散浆带来的利润空间可想而知。百斯特公司生产成人纸尿裤经常会按一定比例加入散浆,具体加多少根据客户所出价格而定。随着调查的深入,记者发现不仅仅是成人纸尿裤,一些厂家在生产妇女及婴幼儿两用巾时也用散浆。除了自有品牌还为多个品牌代加工产品。
曝光六:家电售后靠“演技”赚钱
记者以实习的名义进入一家家电服务公司,负责重庆市沙坪坝区多个品牌家电的初装及售后服务。记者跟随老员工小陈,上门为客户安装一台新的滚筒洗衣机。小陈将洗衣机安装好后,熟练地拿出水平尺进行检查,随后告诉客户,房间地面不平,洗衣机需要另外加装一个脚架进行调节。脚架费用为每个180多元。听到要额外收费,客户有些犹豫。小陈一番简单操作后,洗衣机发出了刺耳的噪声。轰鸣的噪声让客户改变了态度,最终以180元购买了脚架。加装了脚架后,启动洗衣机,运转声音果然明显降低。
小陈告诉记者,每卖一个180元的脚架可以拿到90元的提成,因此一定要想尽办法让客户安装脚架,不但要会演戏,还要准备好道具。他手中使用的水平尺本身就是坏的,是“演戏”的道具。洗衣机的噪声大小取决于洗衣机的转速。起初小陈将转速从默认的每分钟800转调整到1200转,运转声音自然增大;换上脚架后,他又将转速转调到400转,声音自然变小很多。
在全国各地多个品牌家电特约售后服务维修中心,记者发现,安装时高价推销不必要的配件,维修时小病大修、虚假维修,在家电售后行业非常普遍。
新闻推荐
吴建春笋,笋体肥厚,美味爽口,营养丰富,被誉为“素食第一品”。竹笋品种繁多,一年四季都有出产,但春笋特别鲜嫩味美,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