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三河古镇旅游的人们都知道,在古镇中心有一个万年台,赶得巧可能会遇到唱词婉转的庐剧在这里上演。
侧耳倾听,你会听到《小辞店》的唱段,凄美的故事将人们从三河古镇曾经作为战场的血雨腥风之中带到了儿女情长的缠绵悱恻里来,为这个千年古镇增加了无穷的韵味。
传说,清末民初之时,在三河镇东头的一条小街二龙街上,住着一个女子名叫胡翠莲,当年30岁不到的她开着个小饭店,客人都喊她“店大姐",本地人则称她为“胡二姐",胡二姐生的身材标致,柔情万种。她的丈夫则不务正业,每日吃喝嫖赌,胡二姐对丈夫心灰意冷。有一天,湖北省浠水县的客商蔡鸣凤来到三河镇,住在胡二姐的店上,胡二姐对丈夫的不满,加上对男情女愿婚姻的渴望,使胡二姐与蔡鸣凤日久生情。三年之后,蔡鸣凤思乡心切,辞别胡二姐,返回湖北,“辞店"由此而来,没想到这一别再也没有相见,后人根据胡二姐与蔡鸣凤的故事,上演了《小辞店》剧目。
“《小辞店》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经流行了,我的母亲在民国二十七年,晚上闲来无事经常上街看戏,就看过这一出。"致力于三河民俗文化工作的周于由老先生说。
以往的唱词,虽然优美,但多粗俗。为了打造三河庐剧经典,推动三河旅游业的发展。2008年,时任三河党委书记的周大跃找到致力于三河民俗文化工作的周于由老先生,请他重改“辞店"一折的唱词。
为了增强缠绵缱绻的离人情感,渲染如泣如诉的艺术效果,达到庐剧擅长演绎悲情唱腔摄人心魄的感染力,周于由添加了剧中蔡鸣凤和胡翠莲的唱段。蔡鸣凤唱道:“三河街实在好,水秀波柔,水码头出美女难舍难丢,更何况店大姐朝夕相守,她与我蔡鸣凤情投意合……胡翠莲唱道:“小妹妹留来留去舍不得让你走,我的蛮子哥哥哎!你走后我好似河下舟无有舵手,你走后我好似小孤雁哀落荒洲……"
《小辞店》的结局,有两个传说。一是蔡鸣凤回乡后被妻子朱氏与奸夫杀害,“托梦"给胡翠莲,让她去看他。胡翠莲便瞒公婆撇丈夫,千里迢迢赶到湖北浠水县“哭坟"。二是蔡鸣凤走后,胡二姐心灰意冷,关门歇店,将积蓄银两捐出做善事,不修今生修来生,在三河架了一座浮桥,把十多条木船用铆链连在一起,水涨船高,供人行走。浮桥于1954年被大水冲毁。
故事虽然以悲情结尾,却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小辞店》从三河唱到了大江南北,并被黄梅戏等多剧种改编过,成为戏曲舞台上一朵艳丽的奇葩。
(记者 杨桂 通讯员 左勇)
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巡礼
新闻推荐
□陈海龙从空中俯瞰川南大地,无疑就是一幅巨大的泼墨山水;从地面进入蜀南竹海,到处都是纵横交错的绿荫长廊,你一旦进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