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扈宏毅
建立家政服务体系的“红黑名单”制度,是利用信誉、口碑,通过市场选择来对失信主体进行联合惩戒,可以说,这种制度是市场期待已久的,但我们更期待的,是“红黑名单”能够如实体现每个从业者和公司的情况,让每个雇主得到充分的知情权,也督促每一位从业者真诚服务、诚信经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3月1日,商务部在其官网发布了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关于建立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当前我国家政行业信用缺失问题较为突出,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真实的家政服务员和企业信用档案,让消费者能知情、服务可查询。具体来说,就是我国将建立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并实施守信主体“红名单”和失信惩戒“黑名单”制度,未来消费者选择家政服务人员时将可参考“红黑名单”。
近年来,我国家政服务业发展迅速,有数据称,家政从业者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目前已超过2800万人。而这些服务人员总体情况一向给人的感觉是“鱼龙混杂,流动性大,素质不高”。根据公开的新闻报道,当前保姆的主要问题有身份证、健康证、上岗证和简历造假;家政公司牵线搭桥后,保姆和雇主联手跳开家政,拒向公司支付服务费;再就是自己离开后带走其他保姆,面试后不上岗等问题。且随着家庭监控设备的广泛使用,保姆虐打婴幼儿和老人的现象时有发生,令人触目惊心,给雇主家庭造成了伤害,也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家政行业要想健康发展,就必须在最大程度上杜绝类似现象的发生。
家政从业者很多都是外来打工人员,这对于家政公司来说的确存在管理上难度。也有一些家政公司,面对需求与日俱增甚至供不应求的市场,为了在最大程度上谋取利益,对于某些从业者的服务资质和健康状况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不了解对方的情况就介绍给雇主,因此,规范行业发展,受到严格管理的不仅仅是保姆,更应该是家政公司。
此次信用档案既是逐步推动家政企业建立家政服务员信用档案,也是逐步推动地级以上城市商务主管部门为本地家政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就是将保姆和家政公司共同纳入规范管理。此举还是有相当大的威慑力,对于保姆而言,如果违反了行业制度,被列入“黑名单”,那么可能意味着从此告别整个家政行业,而被纳入“黑名单”的公司,也会多少受到影响。
只是目前我们还不知道,究竟什么样的违规行为会导致责任人被纳入黑名单,从雇主的角度看,应该不外乎虐待老人、孩子,工作质量低下以及隐瞒健康状况几种,而对于公司而言,可能还有更多更细的行规。记得上海市就曾经实施过“保姆黑名单”制度,也有保姆被列入黑名单,但其中对于保姆的行为规范比较苛刻。比如“因有事叫人替岗”“离开公司时带走其他保姆”等,这可能并不牵涉到行业诚信问题,或者保姆确有难处,也或者情况复杂,责任不全在保姆一方。窃以为,“黑名单”制度实施后,对于失信行为的判定当慎之又慎,既不能对虐待老人儿童和存在其他违法行为的保姆给予过度宽容,也不应该抓住小错不放,动辄以“黑名单”来对从业者进行严重的惩罚,因此,尽管家政公司被赋予了为保姆建立信用档案的权力,也应该在相关部门的监管下运作,以防其存在不作为和权力滥用行为。
新闻推荐
牟民记得当年春天河一开,外祖父会提着水桶,拿着渔网和笊篱,来到村东河滩边,寻一处河水僻静朝阳之处,蹲下来,望着清澈河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