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何沛
“你结婚了吗?”
“还没有。”
“有男朋友了吗?”
“有。”
市民刘女士在回答完最后一个问题后,便被告知“等候通知”。但她心里却隐约觉得,这次面试应该是“黄”了。这个简单的问题,她没有回答好。再加上很多用人单位对待未婚大龄女青年戴着“有色眼镜”,找份理想的工作实在不易。
“你结婚了吗?”“有没有孩子?”“还打算要二孩吗?”……近日,国家九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企业在招聘时,不得以性别为由限制妇女求职就业、拒绝录用妇女,不得询问妇女婚育情况,不得将妊娠测试作为入职体检项目等。在职场上,对于女性求职者的种种“隐形歧视”是否存在?是否大多企业在招聘女性时都会询问婚育情况?三位女性向淮河晨刊记者诉说了各自的求职经历。
故事一大龄未婚未育者多次求职遭婉拒
春节前,30岁的孙女士递交了辞职信。节后,她就开始为找工作而忙碌。
前不久,孙女士去一家广告公司面试,双方相谈甚欢,先确定了薪酬水平、入职时间等。随后,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拿着她的简历去找老总签字,只要签完字,就可以办理入职手续。
孙女士等了十几分钟,工作人员却转回来告诉孙女士,“暂时不能办理手续,公司还要再考虑考虑”。孙女士听后百思不得其解,和工作人员软磨硬泡好话说尽,对方才透露并善意提醒她:“老板考虑到你30岁了,有稳定的男朋友,有可能很快就要结婚生孩子,公司外包工作量很大,还需要经常出差,担心你吃不消。”
“上一份工作做了5年,还觉得工作挺好找的。真没有想到有一天因为我是大龄未婚而遭拒。”孙女士无奈道,自己的工作有专业限制,想找一份中意的新工作,真的比想象中要难。
随后,孙女士又相继应聘了几份工作,最终都没有成功。“虽然用人企业没有直接说,是因为我是大龄未婚女青年而拒绝我,但是几次应聘经验告诉我,多半是考虑到我即将结婚生孩子的问题。”
虽然多次应聘被拒绝,但是孙女士也没有心灰意冷。“要求先放低一点,先解决工作问题。等以后结婚生孩子后,再选择更大点的平台。”孙女士认为,自己专业过硬,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
“在私企、外企、合资企业,如果一个新员工在入职之后不久怀孕,这意味着公司必须增加新的投入招募新人,来填补休假的人的空缺,很有可能还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培养这个新人能够完全顶替这个工作。”某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梁丽表示。
故事二已婚未育者被要求三年内不能要孩子
2018年1月,32岁的李女士结婚。同年3月份,她从上一家公司辞职后进行了几次面试,均遭拒绝。
李女士多年从事教育培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几次求职,用人单位均委婉地将她拒之门外。她和老公总结了几次失败经历后,一致认为“已婚未育”是遭拒的主要因素。
于是,再一次去应聘时,李女士巧妙地回避了“生育计划”问题。一家培训公司要李女士去面试。在面试中,考官问得最多的问题正是“你刚结婚,准备什么时候要孩子”。
“我和老公是丁克,并没有要孩子的打算。”李女士回答。她回忆说,当时讲这些话时,心跳加快。
一个星期后,李女士收到该公司的回复,让她准备正式入职。公司老总表示,公司正处于筹备期,希望所有员工都能将精力放在公司的运营和发展上。对于李女士的情况,老总希望李女士3年内不要有怀孕计划。李女士欣然接受。
不过,她却在入职3个月后意外怀孕。“我们老总听到这个消息一时哭笑不得。”李女士说,之前她听说有公司辞退怀孕女员工,为此她忐忑不安好几天。不过,最终她并没有因此被辞退。“我很感激公司,我会加倍努力工作回报公司”。
“我曾经是一家广告公司的HR,因为有好几个女员工因为怀孕频繁请假或者离职,给公司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老板只好放了狠话:‘以后只招男员工!’”市民高女士表示,企业大多一个萝卜一个坑,小微企业恨不得一个萝卜几个坑。女职工一旦怀孕,则会面临着产前假、产检假、产假、哺乳期等需要频繁请假的情况,迫使企业在长达一年至两年的时间里,需另外协调人员来协助其工作或者替岗,这样企业就得额外支付替代用工成本。
故事三全职妈妈转战职场困难重重
“2015年,我辞职回家生孩子。2018年,我想出来找工作,没想到产后再找工作会遇到重重困难。”张女士失落地告诉记者。
由于双方父母都在外地,为了安心照顾孩子,她辞了工作成了全职妈妈。“总是不工作,和社会脱节,心里也有不确定感。和老公商量后,我决定出来工作。去年,婆婆从外地回来帮忙照看孩子,我考虑专心找工作。”张女士说。
“相貌平庸、未结婚、未生育、生育后是否再生二孩等,都可能成为用工单位拒绝女性求职者的理由。在应聘时,我仔细研究用人单位要求,很多公司并未提及为女性应聘者设置限制条件,只要在简历上写明学历、工作履历等就可以了。不过,事实上,我前前后后面试了近10家公司,面试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提及婚姻状况及要二孩问题。我都回答没有要二孩打算。”张女士坦言,目前尚未收到任何一家公司的录用消息。
“从用人成本的角度来讲,我们更倾向于男性应聘者,女性产假、生育保险是实实在在的硬成本。”某工程公司总经理王伟表示,一个人要是回家休产假,大家都得替她分担工作。企业要生存,必然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员工。女性员工除了休产假完全不在岗,怀孕期间和孩子较小时,同样没有办法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前后算起来得有至少两年的时间。随着二孩放开,企业也会担心女性员工生二孩。
消除女性求职差异化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连日来,“招聘不得询问妇女婚育情况”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第一,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
“消除女性求职差异化需全社会共同努力。”罗女士是一家私企秘书,她说,公司总经理就是一位女性,平时对孕妇很照顾,除了国家规定的孕产假,还会给予额外假期。
某公司HR吴女士表示,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情况甄选人才,做到人尽其才。男性和女性都有各自的优势,如果将女职工生育代价只压在女性群体上,显然有失公允。
市民陈先生表示,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岗位更适合女性职工。只要公开公平,求职者也能理解。而对于一些求职中存在“隐形歧视”,则需要多方合力,多措并举。建议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起带头示范作用,让企业明白其社会责任,并提供政策扶持,使尊重女性的观念深入人心,消除职场对女性的“隐形歧视”。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孙英杰)为切实做好周边社区居民金融服务工作,近日,东明农商银行西城支行,组织员工走进附近社区,与物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