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说回家时,是因为我们离开了家乡。没有离家的人,无法体会到回家者那种急切的心情,更体会不到父母与儿女团圆的喜悦心情。《孝经·开宗明义章》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道是华夏家庭的伦理之本,孝敬父母则是孝道伦理的核心。按照《孝经》阐释,孝道主要包括奉养、敬亲、侍疾、立身、谏诤、善终等内容。
作为华夏孝道的大力倡导者,孔子说,孝者,“色难”。所谓“色难”,就是指在赡养父母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态度上的恭敬和善是最困难的,能够让老人保持精神上的愉悦是最难做到的。父母养育子女,不怕脏不怕累更不嫌烦,宁可自己忍饥挨冻,也要尽可能让孩子吃饱穿暖。然而作为子女的,很少能有这样的耐心。孔子还说,“父母在,不远游”。随着父母年老体衰,越来越需要照料,子女待在父母身边,才可能更好地尽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传承数千年的华夏家庭养老模式。
古代对人口流动管制普遍极严,和平年代离开家乡的主要是为官者、戍边者、商人,再就是那些郁郁不得志的文人。虽然古人对孝道顶礼膜拜,但由于交通不便,路途耗时太长,成本极高,所以一旦远离故乡,回家也极为不易。李白三十岁那年,从长安回家,撇开不菲的开销,两千多里的路程,骑马加上步行,愣是花去一个多月时间。
官员经济条件虽然较好,但回家要么因为即将赴任,要么因为丁忧守制。不过,始于汉代的丁忧,对孝道的推崇显然过于极端。万历首辅张居正,当年踌躇满志成就一番伟业,因父亲亡故突然身陷丁忧困局。虽在万历皇帝帮助下成功夺情,但张居正却因此跌入道德谷底,他不为亡父守制,成为对手攻讦的焦点。
今天人们即便难以回家,电话、视频等通信方式也十分方便。古人无法回家,要么鸿雁传书,要么以诗咏怀,于是留下不少优秀的诗词。如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维的“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今天,虽然许多人回家的时间极其短暂,根本无法做到像古人那样尽孝,但就是这样短暂的团聚,对父母也是莫大的宽慰。从这层意义上讲,回家现象深深嵌入了中华孝道的文化基因。这种基因随着社会流动性的加强,老龄化时代的来临,以及空巢现象的日益突出,显得愈加夺目。
回家,团圆背后的深层隐喻
团圆,是许多人不辞辛劳也要回家的目的。团圆,是国人自古以来最为看重的文化之一。
提起回家,许多人言必谈春节,不过春节最初并没有被赋予团圆这样的内涵。关于春节的由来虽然众说纷纭,但主流看法是春节来源于上古时期人们的祭祀仪式。至于今天处处充满欢乐喜庆气氛的“年”,在历史传说中则是一种凶兽。
所谓团圆,首先当然是具有血缘关系家庭的欢聚。然而,在历史上,“家庭”二字的外延曾被大大拓宽。无论上古还是中古时代,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地方治安,家庭常被权力牢牢捆缚,以便朝代稳固,最典型的当是源于周朝的“连坐”之制。
连坐并不限于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比如秦变法后的夷三族法中的诛九族就包括上自高祖、下至玄孙、曾孙、来孙等。有的朝代连坐还会波及本无血缘关系的人,如明代朱元璋诛杀大儒方孝孺家族,株连者还包括方孝孺的门生乃至朋友,被杀者八百多人。
在权力的震慑下,同坐一条船的家族利益共同体实际已经宣告诞生。为了最大限度规避连坐风险,家族内部不得不相互监督,愈发团结,这也成为推动家族内部法即家训诞生的重要力量。家训后来又进一步上升为族规或者族训。
不过,家族内部关系的巩固并不是单单基于严格的惩戒,还有赖于家庭伦理关系的不断强化,并最终获得权力的肯定。“汉章帝就将‘三纲六纪’中的家庭伦理部分(如父子、夫妇、诸父、兄弟等伦理关系)上升为天理国法,确立‘君臣法天,父子法地,夫妇法人’的纲纪名教制度,以形成‘闺门之内,俨若朝典’的稳定的以礼典治家国的原则。”(路上月:《尊老敬老,传承千年孝道文化》)汉章帝之所以愿意这么做,前提是这些伦理秩序有助于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
并不否认团圆中蕴含的骨肉之情,但亦不能排除,在连坐制度的高压下,累世同居成为家族利益捆绑后的必然发展方向。当累世同居成为可预见的有利走向时,儿孙满堂的团圆形式自然被赋予幸福的深层隐喻。“《旧唐书》记载的郓州寿张人张公艺家族(577—676年)达到了九世同居,整个家庭多达九百余人。”(李子迟:《治家有道 中国历史上唯一九世同堂的家族》 )而宋代以降,随着工商业的勃兴,家族式经营优势明显,家族概念于是又被赋予新的内涵。
这也就是说,历史上家族纽带作用的日益加强,给我们提供了反窥历史团圆观念的丰富视角,那就是除了血脉传承外,无论从政治上还是经济层面看,累世同居、儿孙满堂的团圆文化均指向利益的最大化。在此情况下,回家本质上是对家庭团圆传统的回归。只不过今天这样的回归不再具有历史上那般鲜明的利益特色,更多时候体现于仪式化的文化传统。
回家,为了医治精神的创伤
别看许多人在外打拼成就满满,但只有回到家里,心灵深处的那道“裂痕”才可能真正愈合。
民俗学者张勃曾在《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一文中,从精神角度对回家现象进行了深刻解构。在作者看来,返乡的前提是离乡。离乡实质是“经历了多重断裂,并产生了痛入骨髓的断裂感”。张勃将这些断裂又归纳为“个人生活空间的断裂”“社会身份的断裂”“个人生活的断裂”。断裂的结果往往是人们会“产生强烈的断裂感、破碎感、漂泊感、无方向感和人生如梦的空幻感”。
故乡之所以如此值得思念,甚至是不远万里也要抵达,主要因为“故乡是一个时间有序、空间有序、人缘相亲、生活美好的完整的生活共同体”。也可以说,当人们把家比作心灵的港湾时,实际是因为人们内心在与故乡的“裂痕”中,隐隐感受到一种无处不在的危机感、孤独感、漂泊感。在张勃看来,“如何使乡愁有所寄托,使断裂得以接续、破碎得以修复、漂泊得以安定、动乱得以太平?最好的办法就是返回故乡。”
回家虽然饱含对父母对家人的深深眷念,但在游子心灵深处,又常常隐含着对家乡山山水水、草草木木的思念。相较于西方文化中家的内涵倾向于与亲人的联系,中国文化中的家既包括与亲人团聚,同时也是对出生地这个地理概念的隐晦表达。所谓衣锦还乡、叶落归根等词便是对内心深处乡愁的最好阐释。而近年一些地方兴起的“寻根热”,则是对历史“乡愁”的另一种表达。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城镇化提速,许多老人随着子女搬到了城市。按理说,老人与儿孙待在一起,完全可以享受团圆的天伦之乐,但许多老人内心深处仍旧放不下对故乡的思念。他们心里,除了亲缘意义上的这个家,大都无法割舍精神深处的故乡。这种断裂又岂是亲情所能弥合得了的?
总而言之,无论为了尽孝,抑或为了团圆,回家现象的深处,是人们为了给心灵寻找一个归属之地。这种归属既是家庭,同时也是故乡。
正在热映的《流浪地球》一片中有这么一个温暖的桥段:当地球与木星距离越过洛希极限后,鉴于两个星球的碰撞已成为不可抗力因素,地球联合政府于是发布命令,呼吁所有在外的人们尽快回到家人身边,享受团圆的最后时光。
对于中国人来说,家,不仅是我们温馨的港湾,也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无论艰难困苦,还是万事亨通,我们第一转念往往想到的是家人。为了回家,人们总是不畏千山万水,不惧艰难困苦。比如每年春运期间声势浩荡的“迁徙”,人们明知一路“囧途”,仍旧迎“囧”而上,仅仅为了回家与家人吃上一顿团圆饭。有数据显示,2018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约29.7亿人次,而2019年春运预计将达到29.9亿人次。
通向心灵的归属之旅
■禾 刀
新闻推荐
小芳今年32岁,在广西南宁市一家公司工作快三年了,就在她有望晋升的时候,发现自己怀孕了。公司知道她怀孕的消息以后,把她从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