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一见钟情”是怎么回事?

来源:来宾日报 2019-02-19 13:01   https://www.yybnet.net/

在电视、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女主角与男主角一见钟情,擦出爱的火花的情节,在现实生活中,也会有人说“我对她/他一见钟情了”,那一见钟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它有科学依据吗?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见钟情发生得很快,大概只需不到一秒钟的时间,人们就可以认准自己眼里的“西施”,那种感觉会让人瞬间变得愉悦。还有研究证明,这种愉悦的感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强烈。

神经科学家对此也有所研究。他们按照大脑对这种愉悦感得到的反射来看,发生一见钟情时,大脑中眶额皮层“快乐中枢”的活动有所增加。

人的这种愉悦感还与人体内的某些化合物有关,主要包括多巴胺、异丙肾上腺素、苯乙胺、内啡呔等。其中苯乙胺最为突出,它是神经系统中的兴奋物质,一旦遇到所爱慕的人时,血液中苯乙胺的含量会比平时高出约2倍至5倍,它会让人只看到对方的优点,无视对方的缺点。这个时候人的大脑还会释放大量多巴胺,比如,一个女生在初次见到心仪对象时,大脑就已经对对方声音、面部特征等信息进行预加工处理,在一刹那间,大脑开始释放大量多巴胺,这种化学物质会让人变得异常兴奋,同时,大脑中处理消极情绪的部分也会受到抑制,让她不易察觉到对方其他的一些不良习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

研究发现,复合微量营养素(维生素A、维生素B1、B2、B6、维生素C、维生素D、叶酸、碳酸钙、乳酸锌、亚硒酸钠、硬脂酸镁)的摄入会影响大脑中多巴胺的含量。相爱期间,大脑会分泌很多多巴胺,人们会感到很幸福,而随着时间的持续,多巴胺会越来越少,所以除了彼此互相继续创造幸福感,还可以通过补充一些微量营养素来助攻。

还有科学家认为爱情源于丘脑。他们发现,如果人脑垂体附近的丘脑下部通道的某一特定部位出现故障,而引起脑垂体异常时,即使补充激素也没有办法产生爱情的愉悦感。有一种说法,人们会把所梦想的对象特征储存于大脑中,称之为“爱之图”。这张图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变得越来越具体,当与对方第一次目光相触时,眼睛就能捕捉到对方身高、体形、眼神、发型以及服饰等信息,并快速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对方的特征与所储存的图像越是相吻合,大脑就越兴奋,在脑中形成一种幸福激素,进而引起诸如心跳加快、手心出汗、颜面发红等变化,“一见钟情”就发生了。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故宫昨晚提前亮灯:调试元宵节“大秀”灯光 现场惊艳

看过了白天的故宫,雪中的故宫,终于,要见到夜晚的故宫了!今年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故宫博物院将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

相关新闻:
鱼龙舞 闹元宵2019-02-19 10:02
猜你喜欢:
评论:(“一见钟情”是怎么回事?)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