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2月15日,省安委会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复工复产期间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措施,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和全省节后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节后复工复产
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
通知指出,节后复工复产期间,生产、建设、管理等各环节安全风险普遍增加,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一是部分从业人员仍处于节日放松状态,普遍存在思想松懈、注意力不集中现象。二是不少企业新招员工进入生产岗位,易出现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情况,极大增加了事故概率。三是生产设备、线路管道停产停工后重新启动,容易出现故障,设备检维修作业频繁,安全风险急剧增加。四是一些安全设施较长时间停用,安全可靠性降低。五是停产停工矿山易形成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地压应力分布变化、采空区积水等重大安全隐患。六是部分企业为抢抓“开门红”,超能力、超强度组织生产,安全生产条件难以保障。
严格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措施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根据要求,各市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清醒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艰巨任务和严峻形势,切实把节后复工复产安全生产放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措施,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将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复工复产前的核心工作,对机械设备、电气线路、高危工艺、安全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以及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等进行全面系统检查,确保复工复产安全。
道路交通方面要加强县乡道路、车站、高速公路等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和路面巡查执法,以“两客一危一货”为重点,集中查处超速、超员、超载以及疲劳驾驶、酒后驾驶、无证无照行驶和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消防安全方面要突出抓好劳动密集型企业、宾馆、饭店、商场、市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防火单位的安全监管。特种设备方面要加强电梯、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对安全检验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不准使用。铁路、民航、电力、教育、旅游、农业、林业等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均要结合实际,加强本行业领域节后复工复产前的安全检查,严防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情节严重纳入安全生产黑名单
各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部门要及时制定复工复产验收工作计划,明确验收标准,规范验收程序,严格落实相关证照不齐全不复产、安全条件不具备不复产、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复产要求,切实做到成熟一个、验收一个,合格一个、复产一个。所有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复产前必须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查或验收同意后方可复产。对未经安全验收、隐患不消除而擅自复工复产等违法行为要依法从严查处,情节严重的纳入安全生产黑名单。本报记者张维
新闻推荐
在社会领域立法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启动系统性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工作,拟于今年10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初审。2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