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又将迎来一波喝酒聚餐的高峰期。与此同时,可以预想的是,肯定也会有很多人,因为过量饮酒而被送进医院。
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24亿人饮酒。研究表明,在全世界15岁至49岁的男性和女性中,饮酒是导致疾病和过早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
仅2016年,195个国家的15至95岁人群中,每年有280万人死于酒精消费(其中,中国男性约65万人)。几乎占所有死亡率的十分之一。
2018年,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更是发布文章,严肃指出,就算是所谓“适量饮酒”,对于健康也丝毫无益。最安全的饮酒标准是:零。
佳节来临之际,为了健康考虑,请你认真看看下面这些关于饮酒对身体影响的最新研究或统计结果,多少会有帮助。综合/褐松鼠
红酒的好处,与酒无关
与白酒相比,红酒在人们心目中似乎更加健康。据说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相关研究也证明确实有帮助——但是与酒精无关,真正作用于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环境的,是葡萄籽和葡萄皮中的多酚。
然而,如果你只是想摄入多酚的话,直接吃葡萄不是更好?核桃、巧克力和苹果中也含有丰富的多酚,甚至更简单:喝杯茶就行。
所以,如果谁再劝你说:红酒有益于健康,每天喝一点最好,请记住这个知识点。
去年《柳叶刀》的那篇论文中就严肃声明:酒精本身,于你的健康毫无益处。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的资深研究人员,该研究的第一作者艾玛努埃拉·加基多表示:“即使是少量的酒精也会造成健康损害,虽然与我们的传统认识不符,但证据就是证据。”
我们的基因,普遍不适合饮酒
2016年,由多家机构研究者组成的研究小组,评估了1990年~2016年期间,195个国家和地区的酒精相关健康结果和模式,分析了694份个体及人群饮酒量的数据,592项关于饮酒风险的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
据此,他们得出一份迄今为止关于酒精摄入引起的健康风险最全面的评估及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在这195个国家中,中国的15岁~49岁之间的男、女性饮酒死亡致死数量都稳居第一:每年约有70多万人因饮酒死亡,其中男性死亡率遥遥领先,是第二名的两倍多。
酒精在人体代谢吸收的过程,主要是靠两种酶,分别是“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酒精会被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然后再依靠乙醛脱氢酶和肝脏里的细胞色素P450(也是一种酒精代谢酶),把乙醛进一步氧化为乙酸(醋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碳和水。
不幸的是,8%的世界人口有乙醛脱氢酶的遗传缺陷,这些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国等东亚国家。乙醛是明确的致癌物,由于中国人本就有乙醛脱氢酶的遗传缺陷,所以,酒精引发癌症的几率就可能更高。也就是说,从人种特性来说,很多中国人天生就不适合喝酒,而酒文化却如此盛行,难怪喝酒导致的死亡率稳居全球第一。
喝酒暖身,是危险的幻觉
天冷的时候,很多人觉得喝两口酒可以暖身子,然而事实是:在饮酒后,身体热量并不会增加,反而消耗得更快。
为什么人喝酒后会感觉周身有暖意呢?那是你的身体在重新分配热量:乙醇及乙醇的代谢产物乙醛,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后,会导致皮肤血管扩张,使血液向四周分流,人体中的热量开始向表皮分散。
然后,神经末梢会告诉你的大脑“好热”,加速排汗。其实你并不热,这只是短暂现象,感到发热的仅仅是皮肤表面罢了。
事实上,在酒精的作用下,人体的血管来不及收缩,从而无法阻止血液向外输出热量,导致人们身体原本的热量迅速散失,进而感到越来越冷。此外,酒精会带来短暂的兴奋感,让人们出现身体热乎乎的错觉。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被这种幻觉欺骗,在较低的气温下还减了衣服的话,那就会更快着凉受寒了。
酒后困倦,却无助于睡眠
有一些睡眠不好的人,认为喝一点酒有助于睡眠。没错,酒精确实是神经中枢的抑制剂,喝两杯,容易呼呼大睡。
但是,酒后引起的睡眠与正常生理性入睡完全不同。在催眠效应消失后,你的身体就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这时人们反而多动、多梦、易惊醒。
因为酒精是一种亲神经物质,主要成分是乙醇,通过饮酒进入人体的乙醇不能被消化吸收,所以会随着血液进入大脑,在大脑中,乙醇会破坏神经元细胞博,刺激大脑,使神经细胞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
要知道人之所以能够进入睡眠,主要是大脑细胞进入抑制状态,所以这么看,喝酒是会影响睡眠,造成失眠的。
此外酒精分解产生的乙醛,也是一种有害毒素。如果饮酒后立刻入睡,乙醛会影响体内循环导致脱水。于是人就会口干舌燥,需要不时起夜,更难以入睡。
所以,尽管酒可以让你更快入眠,让你前半夜睡得深沉,却会在后半夜出现反弹效果,让你的睡眠更浅,变得支离破碎。长期大量饮酒助眠,更是会导致对酒精过分依赖,难入睡、易惊醒,从而陷入酒精成瘾的恶性循环。
酒后催吐,消化道伤不起
还有一种说法,是针对那些已经喝醉到呕吐的人的安慰,“吐出来就好了。”其实,吐出来也没用,丝毫无助于醒酒。
因为人体酒精分解,吸收,仅能在胃部分解十分之一,其余90%都由小肠完成。呕吐仅仅能清空胃部,对小肠已经吸收的、以及将要吸收的酒精,完全没有影响。
这一点也解释了,为什么不能空腹喝酒。空腹时,酒精会长驱直入小肠,加速酒精摄取。
喝酒后的呕吐还可能导致两个严重后果:1、剧烈呕吐造成食管贲门撕裂,临床表现为首先呕吐食物和酒,接着可能还会——吐血。
2、十二指肠里有胆管和胰管两个开口,正常情况下十二指肠肠管的压力是低于胆管和胰管,胆汁和胰液可以顺利汇总到十二指肠。但如果剧烈呕吐,十二指肠压力增高,十二指肠液体就会返流到胰管和胆管,诱发急性胰腺炎。
这也是啤酒、烈酒不能混着喝的主要原因:啤酒中的二氧化碳会使胃部膨胀,撑开幽门,使烈酒酒精加速通过十二指肠进入小肠,让小肠快速吸收。
小/链/接
1.服用头孢类药物时,坚决禁酒
肝脏里能够分解酒精的酶的活性,会被头孢类抗生素抑制,导致人体乙醛中毒,严重的可能会引发心衰甚至死亡。
2.饮用烈酒时,不要兑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在胃里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会迫使酒精很快进入小肠,而小肠吸收酒精的速度比胃要快得多。另外,兑了饮料的酒,容易造成过量饮用。
3.醉酒后洗澡,会增加心脏负荷
人在饮酒后,体内储备的葡萄糖会因血液循环加速而大量消耗,造成血糖含量下降,头晕目眩。而且酒后感觉燥热,水温容易调得比较凉,容易引起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荷。
4.喝浓茶或咖啡,无助于醒酒
很多人以为茶味清苦,可以解酒,或者微醺后喝咖啡提神。其实茶和咖啡中的咖啡因,会迅速发挥利尿作用,促使尚未分解成乙酸的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对肾脏造成伤害。
5.咸鱼香肠腊肉,不是下酒菜
因为此类熏腊食品含有大量色素与亚硝胺,与酒精发生反应,不仅伤肝,而且损害口腔与食道黏膜,甚至诱发癌症。
新闻推荐
【案例】童先生就读高三时,和林某系同桌且关系极好。怎奈高考之后天各一方,甚至已经10年未曾谋面。2018年2月17日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