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云
你自己或者身边的朋友是否是大家眼中的“老好人”、“热心肠”?无论谁有事找着帮助都不会拒绝。总之,对别人请求有求必应。一开始,大家可能都觉得你或者你的朋友是个特别热心的人,可是后来就变了味道,好像这帮忙是理所当然,最后弄得自己疲惫不堪不说,一旦做不好,还“里外不是人”。一个人毕竟精力有限,帮这个就没时间帮那个,有时甚至自己的工作都被耽误……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女孩子,觉得很委屈,但是不知道怎么办,更不敢拒绝。
我身边还有另一种人,帮别人竟然帮到让同事“逃离”的境地。有位大姐对同事的私事比较热心。谁结婚了她帮忙给张罗,谁吵架了她帮忙给劝和,按说应该是受同事们欢迎的大姐,可是她的一些做法却让大家避之不及。这位大姐特别热心给同事“牵红线”,同事觉得不合适,还非要问哪里不合适,都没有深入交往怎么知道不合适,撮合着再见面,弄得同事躲着走。
无论是帮助别人还是找别人帮忙,都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处理好自己和别人之间的界限,这也是我们通常说的人际交往要建立清晰的界限。处理不好人际交往的界限,往往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很多麻烦,甚至付出惨痛的代价。
“界限感”意思是指对界限的判定或重视程度。如“当一个人缺乏界限感,常常把自己的事托付他人,邀请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也常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强行跨入他人的界限。”若界限感仅限于物理上的个人空间或家庭空间的话,随着中国的城市化和对个人隐私的日益尊重,中国人的界限感已经大大增强。但是对于心理层面上的个人空间和家庭空间,中国人的界限感依然是非常模糊的,而正是这种模糊的界限感引发了人际关系中的太多的痛苦和无奈。
结构派家庭治疗的创始人米纽庆认为界限主要有以下三种:
1.清楚的界限。清楚的界限使每个个体都能保有独特性,但也不会牺牲属于集体的感受。每个人应该清楚自己在人际交往活动中的活动和领域,不会超出范围而活动,这是最好的一种状态。
2.混乱的界限。没有界限和很少有界限,人际关系像一张纠缠不清的网,成员是网上的点。混乱的界限使人分不清别人和自己,就像个案中的两个主人公一样,将别人的事看成自己的事,人和人之间完全没有边界,混为一体。
3.僵硬的界限。个体之间很少或者根本没有相互作用,使他们感觉不到相互之间的联系,处于疏离状态。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这类人会疏离于群体,让人觉得冷漠,不近人情。
一个职场之人给人的形象是:自信、尊严、诚信、能力,它不仅仅反映了,对别人的视觉效果中,同时它也是一种外在的铺助工具,它让自己的言行有了更高的要求,能立刻唤起内在优良素质。
明确哪些事是自己的事,哪些事是别人的事,守住自己的界限,也不要侵犯他人的界限,让界限感清晰起来,才是我们从现在应该开始做的事情。
新闻推荐
每天上午补习3小时的数学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4门课一天连着上,寒假只能玩几天……又是一年寒假季,却俨然成了“第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