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女子接着说,这里列了名字的嘉宾席都是市政府的领导,获奖者就在后面两排任选一个位置坐下即可。白梅挑了个三排中间的位置坐下。这时,陈老师过来了。白梅见到陈老师,像见到了亲人一样,赶紧站起来打招呼。
陈老师说:“白老师,您是一等奖,可以直接坐到第二排去,跟书法家坐在一排。”于是,白梅就移到了第二排,考虑到一会儿上台方便,她就坐在了最右边的一个位置。陈老师看起来很忙,好多人找他,他一会儿就不见了人影。获奖者陆续到来,落座。第三排及后面很快就坐满了。来了很多记者和摄影师,他们表情认真而专注,各种调角度,拍照片。
过了一会儿,她发现一个问题,摄影师一直在拍第一排的嘉宾以及第三排中间的人员。她知道,第三排和第四排是二等奖及三等奖和优秀奖的获得者。她心里想笑:“我才是一等奖。”转念一想,这些获奖者多是年纪四五十岁以上的长者。谁会想到一等奖会是她这样一个年轻女子呢,估计都以为她是来打酱油的吧。就在这时,一个年轻女声打断了她的思绪:“你好,麻烦你把头低一点。”她抬头一看,一个女孩子,大概二十岁出头的样子,手里拿着一个尼康的单反相机,正在拍她后面的那些获奖者。原来是嫌她在这里有点碍事了。她当时很想告诉她:你知道吗?我才是一等奖!她看到女孩的脸红红的,正在跟她道歉:“不好意思,我要拍一下获奖者,打扰了。”她就又把到嘴边的话吞了回去。
活动终于开始了,那个穿橘色旗袍的女子,原来是今天的活动主持人。她先是隆重介绍了今天到来的各位领导嘉宾。然后邀请了一位领导上台讲话。那位领导看起来约五十多岁,长得很壮实。他走上台,接过话筒,然而并没有说话,他一只手握着话筒,另一只手伸进了口袋,然后在里面掏了好半天,什么都没有,又换了一只口袋摸索了一会儿,终于,掏出了一张稿纸。然后,他就对着那份稿纸念了起来,念得结结巴巴,似乎那是别人的稿子。接着是各种表演活动,其中有一个是儿童表演节目,白梅一看那些儿童,就知道是领导们的孩子,不是外在的形象好,而是那份自信和底气。
终于轮到颁奖,先颁了几十个优秀奖,其次是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她听到了自己的名字。她款摆莲步,优雅地走上了舞台。台下很多的目光望向自己。那位主持人见了她,对她微笑示意,看起来很温柔很美丽,与初见时的感觉有天壤之别。一位市领导亲自己将获奖证书递到了她手里,并跟她握了手,对她说:“恭喜你,你好棒!”
她刚从台上走下来,很多的记者和摄影师走了上来将她团团围住,包括之前那个红着脸让她低头的女生:“你好,白老师,恭喜你获得一等奖,麻烦给点时间,我们想采访一下你。”旁边另外一个媒体记者说道:“白老师,我们也在旁边架一台机器吧。”这时,一位年轻女记者走了过来,说道:“白老师,我是电台的孙小姐,我们之前联络过,让我先来吧。”
白梅笑了,说:“好”。
窗外寒风肆虐,室内温暖如春。一张雕花美式实木大床上铺满了衣服。大床左侧是一个四门的深色衣柜,柜门开着,里面的衣服被翻得七零八落,像是有小偷来过。衣柜右侧立着一块长方形的穿衣镜。白梅穿着一件黑色羊毛连衣裙,外面披着一件米色羊绒大衣,正在这个镜子前转来转去,一会看看前面,一会儿看看后面。这已经是今天试的第六套衣服了,一会儿脱一会儿穿,额头都沁出了汗。“算了,就是它了吧。”……她喃喃自语。
电话响了,是活动主办方的陈老师,他在电话里督促道:“白老师,今天市里领导也会过来,您无论如何要来参加这次颁奖活动。”白梅回应道:“陈老师,放心吧,我既然答应您了,就一定会去的。”陈老师接着说:“对了,今天还有电视台要过来采访的,您稍微准备一下。”白梅说:“啊,还要采访,能不接受采访吗?”“这个恐怕不行,您别紧张,就是常见的问题,我把电台的孙老师微信发给你,您可以跟她先对接一下。”陈老师安慰她说。
她挂了电话,加了孙老师的微信。孙老师很友好很客气,让她不要紧张,就回答一下为什么参加这次征文活动,以及获奖感受什么的即可。她对照着这次活动的主旨,在心里打了好几遍腹稿。母亲煮好了饭,催她吃了午饭再去。她刚吃了两口,一看时间差不多了,就赶紧放下了筷子,说:“应该有晚宴的吧,去了再吃吧。”说完匆匆在滴滴打车软件上叫了一辆快车,等了好几分钟还没有司机接单,只好改成优享车,计价迅速上调几十块,果然马上就有司机接了单。她算了一下,除去来回车费,奖金便去了40%。不过,重在参与,她本来也没把这些奖金当回事。
车里暖气开得很足,她盯着手机看了一下活动的介绍,觉得头晕晕的,口干舌燥。下了车到了目的地,活动在一处商业广场一楼大厅。远远就看到一股热闹和喜气。她在门口拍了几张照片,一个保安走过来说:“拍快点,一会儿这里要举行活动。”她笑了,想说:“我就是过来参加活动的。”想了想,却又没有说出口。
她沿着入口走了进去。大厅里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很多的宣传标语。她向着人流最多的地方走去。只见中庭处已经搭好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舞台。她在嘉宾席上找来找去,却没有找见自己的名字。他想去找陈老师,问了几个人都说不清楚。这时一个留着短发穿着橘色旗袍披着棉大衣的年轻漂亮的女子站在台前。她以为是电视台的人,就走上前去跟她打了招呼,并问她是不是电台的孙老师。女子冷冷地回答说:“不是。”她如吸了一口凉气般,心里陡地变得凉凉的。
这时,一个穿着墨绿色大衣的中年女子走了过来,脖子上挂着工作牌。她走上前去,问她陈老师在哪里。中年女子说,陈老师在忙,问她有什么事情吗。她说:“我是来领奖的,他是跟我对接的人。”中年女子说:“陈老师在旁边的必胜客接待市领导,你先自己找个位置坐一下吧,如果着急的话,你可以过去找他。”中
新闻推荐
乡村的景色如诗如画,令人如痴如醉,特别是冬天,更是美不胜收,让人目不暇接。黄澄澄的玉米、圆溜溜的洋芋和一堆堆的当归收获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