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瓢饮
汽车穿过一条长长的隧道,眼前豁然开朗起来:宽阔的山坳平坦如坝,人烟隐现。我们知道,这就是大理了。
大理是云南古代文化的重要策源地。西汉武帝曾在大理设置郡县,历史上著名的南诏(公元738年—902年)、大理国(公元937年—1253年)就在这里建都,是当时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今保留的大理城,是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在南诏、大理国的都城羊苴咩城西部的旧址上修建的。城高二丈余,周长七里许,砖表石裹,设有四门:东门曰通海,南门曰承恩,西门曰苍山,北门曰安远。我们从西门进城,这时已是傍晚时分了。
街巷两边的店铺张灯结彩,朱门洞开。走进屋去,只见扎染布蓝底白花,古朴大方;草编物形状各异,生趣盎然;大理石云山雾海,雍容华贵,木雕品龙飞凤舞,栩栩如生……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恰在这时,门外又传来一种古乐的声音,悠悠如胡、如琴、如丝,如古城黄昏里的风从巷口轻轻走过。
惊异与感叹是瞬间发生的,前提是你需要面对的是一种奇妙和美。当我漫步在这条弹石与引马石镶砌的路面,徜徉于青瓦坡顶的屋舍间,一种人在江湖意与古会的感觉油然而生。
郭沫若在他的名剧《孔雀胆》中引用了一首诗,是在元朝破灭之际,由一位嫁了大理段氏诸侯的蒙古女子写下的,想来幽怨异常:
吾家住在雁门深,一片闲云到滇海。
欲随明月到苍山,误我一生踏里彩。
吐噜吐噜段阿奴,施宗施秀同奴歹。
何谓“踏里彩”?何谓“同奴歹”?我辈学浅,无法破译。但在张承志的笔下我知道经过云南风土养育的另外一个例证,即十九世纪的云南农民起义英雄杜文秀,在大理落城之前,曾服孔雀胆自杀的故事:
1873年1月15日,杜文秀在精神极度痛苦下失去所有的精力,他安然等待让他脱离最后苦脑的时刻的来临,此时,他的妻子和儿女因不愿活在他死后,遂在他的面前服毒自杀。举目苍山,悲欣交集。杜文秀吞下一撮大烟和一颗孔雀胆,然后走出居室,迎接痛哭的百姓。当他到达南城门时,终因毒药发作,于晚6时辞世。
张承志说:云南其地,好像有着某种外省不及的特殊之处。好像,美在那里易于存活,所以孔雀只在那里成群。那里的人不事张扬,但是他们常常演出教育中原的活剧。不仅是有名的杜文秀和蔡锷,无名的英烈更多,孔雀胆使我们懂得,人的死,要与美结合。
坐在古城墙下,我默思不语。
新闻推荐
写字楼入口处大量垃圾影响市容本报讯新开业的写字楼,对于很多市民来说,应该是窗明几净,门前干净整洁。但是日前,却不断有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