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边城凤凰美不胜收。
那依山构筑的边墙美,美在矮小而逶迤。那边墙上的谯楼美,美在永远悲壮的茕茕孑立。那穿城而过的沱江美,美在既清且浅。那岸边的老式吊脚楼美,美在两条伸入水中的“鹭鸶腿”。那还不曾学会叫卖的小姑娘美,美在单用含羞带涩的眼睫毛招呼过往行人游客,手中的鲜花馨香扑鼻而来。那文昌阁院中的大楠木树,美在阅尽沧桑却始终微笑不语……
当然,凤凰最美的还是要数沈从文。
那个起初投靠地方武装当兵吃粮的小文书,后来闯荡北京伏案写作终成文学大师的沈从文,美在他笔下近五百万颗蝇头小楷全辉耀着人性之光和文学之光:冲和,宽容,素朴,坚忍,而又流淌着三湘文化扑朔迷离的风岚水雾……
大师活到84岁辞别人世,丧礼简单到极至,到头来依旧是个“乡下人”。
但这个样儿的“乡下人”美!一如凤凰城暮夜中伫立南华山顶就能望见的熠熠大星。
或许得益于这颗大星的庇护,凤凰县城中营街的石板道路,而今更凝重更硬朗了。虽然粗牛皮钉鞋已被岁月淘汰,下雨天不再有人敲打出叮叮的悦耳清响,原本清幽静谧的长巷,也能听到远远近近的汽车喇叭的急吼慢吟,但这里依然保持着一种与世无争的澹泊气氛。隔上一段时日,总有外地甚或国外的访客,或成群结队,或三三两两,或如我一样形单影只,朝圣般进出24号门牌。
24号门牌———沈从文故居。
这是一幢木构结构,前后两进,当中隔着一方天井;粉墙青瓦,木板漆成栗壳色。跨过门槛是头进,登上石阶是后进,中间都有小小的客厅,两厢是房间,和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石库门迥然相异,完全是南方小康人家的格局。
听故居讲解员介绍:这故居本来因沈家家道中落卖了出去的,几经转手成了公产,合住过许多户人家,模样自然改变许多。1985年5月10日,这座百年老屋经过精心修葺,辟为凤凰城一大人文景观,只是大师坚持不让冠上“纪念馆”字样,最后命名为“沈从文故居”。当县里的干部携带图纸上京,征求老先生意见时,大师亲热而诚挚地对来访的乡亲提了一个要求:节约,节约,尽量节约。老人记忆力极好,他发觉图纸上遗漏了一扇小窗子时,还特意指出,并希望补上。这个细节很有趣,意味深长。
我于是特别留心寻找这个小窗子,终于找到。于是我仿佛看见老先生笑吟吟地指点着,说这窗下也有如鲁迅先生儿时百草园捕捉蟋蟀的淘气故事哩。
边城凤凰孕育了文学大师沈从文,文学大师沈从文成就了边城凤凰。从文与凤凰,将永远屹立是中国文学与旅游胜地的两大高峰。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陈春刚殷彤张一帆)很多家庭买房都是为了居住的,为了自己的家人孩子,买房的时候都会考虑到户口迁移的问题,这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