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牌子满墙”,当心形式主义滋生

来源:安徽工人日报 2018-11-29 06:26   https://www.yybnet.net/

在一些乡镇街道、村居社区,越来越多的牌子悬挂在基层单位的墙上门上,大大小小动辄几十块。不少群众反映,这些地方只负责挂牌,却无相应功能为百姓提供服务。挂牌泛滥现象近年来有加速蔓延迹象,“牌子满墙”成为基层治理铲除不尽的“野草”。(见11月27日《半月谈》)

为明确责任、抓好工作,基层挂个牌子无可厚非。但是,过多过滥,不仅华而不实、造成浪费,且易滋生形式主义。诚如媒体报道,为了考核评比、创建先进,为挂牌子而挂牌子的现象并不少见,有的不仅要让牌子上墙,还要见阵地见人见机构。有的社区,只有5个工作人员,却挂了29块牌子,显然多数只是走个形式。

“牌子满墙”,其背后,有人认为牌子挂了,机构设置了,就算干工作了;有人则将挂牌子作为应付上级检查考核的手段,甚至打造出所谓盆景村、迎检村、示范村,牌子挂了不少;还有一种情况,有的地方,每挂一个牌子或许就能方便拿到一个项目,甚至得到一笔工作经费等等。如此,不仅上级频频下达挂牌子任务,而且基层也鲜有真正反对的。

其实,基层挂牌的原则应是服务性与实用性。每个牌子都代表着一类事务,挂牌后,基层干部能否承担起相应的工作事务、能否方便群众办事才更重要。倘若牌子挂起来了,可具体问题不能办,相关政策不精通,甚至没有经办权,这样的牌子只能沦为摆设。

诚如媒体所言,基层组织直接面向群众,重在提供服务,然而只挂牌子没服务、牌子上墙而服务不上心,就成了一种形式主义。

基层挂牌应讲究科学性,一方面大可以“并同类”“摘虚牌”,使其回归服务本职,另一方面也应减少挂牌类考核,注重群众的真实评价。基层干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群众心声,因此是否有必要挂牌,要给予基层干部更多话语权。

此外,治理基层挂牌乱象,还可以通过创新政务服务的方式。比如,大力培育基层社会组织,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给基层减负;又如借助现代信息手段实现精准代办服务,真正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等等。

新闻推荐

“金立之败”暴露民企短板:创始人“一言堂”

新京报漫画/赵斌企业观察财务管理的混乱是一些民营企业的共性,企业是大老板一个人说了算。“金品质、立天下...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牌子满墙”,当心形式主义滋生)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