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网媒若死 必死于泥沙俱下 □澎湃评论员

来源:潍坊晚报 2018-11-20 12:26   https://www.yybnet.net/

这两天,你被“快递小哥因快递被偷雨中暴哭”刷屏了吗?有多少人表示心疼快递小哥?然而打脸来得太快。11月19日,上海普陀警方称,这名快递小哥暴哭,是因为与女朋友吵架,并没有快递被偷。(11月19日澎湃新闻)

又是一起反转新闻。网友用“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看图说话”,来形容最终真相与早期传播大相径庭的“新闻”。此次事件,即是反转新闻的教科书式演绎。

视频发布者称“我错在先入为主”“做人太感性”。或许,这是真话。但即便如此,此事造成的舆论震荡客观存在,被啪啪打脸的,首先应该是视频发布者。

微博是网友发布信息的重要载体,但它同时也自带公共舆论场属性。网友的任何言论,都有可能经传播走样。我们见过太多“脑补”式信息。一些网友、自媒体,或出于名利,或为渲染某种情绪,兜售自己的价值观,或只为表达某种感性认知。他们不愿耗费心力去追问真相,却唯恐落于人后,在网上急吼吼地发原创、“抢头条”,最终被打脸。这一次,能打醒这些网友吗?

另外,信息接收方为何会一再相信并传播这些消息?表面上看,有信息率先掌握者的优越感,有标榜与传递爱憎的表达诉求,还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心理”“人家没有理由撒谎”等心理的加持。但细究起来,这都与信息的“真实度”与社会关联度有关。

以此次事件为例,一则,微博发布者以目击者自居,时间、地点、人物、画面俱全,还“有视频有真相”;二则,眼下还是双十一后的快递爆仓期,不少人都对快递小哥的劳累耳闻目睹。他们的生存状况,容易触动公众敏感的神经。何况,人们同情快递小哥时,也会情不自禁地自我代入,联想到自己在职场与生活中的诸多艰辛,进而通过“点赞评”放大、强化情绪。

有人或许要说,不就是网友一次不实信息被证伪的过程吗?只要不是动机恶劣且造成严重后果,大可一笑而过。真的那么简单就好了。

一方面,“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网友任性表达零损耗,警方调查、辟谣却要耗费一定时间精力;另一方面,真相与原始传播的巨大落差,很容易引发网友被戏弄、被欺骗感,这种群体心理集聚到一定程度,就会给互联网的信任生态蒙上阴影,最终为信任危机买单的还是全体网友。

人们向往“真善美”,可见“真”是“善”和“美”的基础,失去“真”的根基,“善”和“美”有如沙子堆积的城堡,很容易坍塌。多点耐心,等等事实,方能不被打脸。(请作者与本报联系,领取稿费)

新闻推荐

温暖的苕窖 □黎大杰

在菜市场见一位腰挂叶子烟袋的老人蹲在过道上卖红苕,其模样像极了我四大爷。定睛细瞧,又不是。妻拉我走,我不动,说:“买几斤苕...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网媒若死 必死于泥沙俱下 □澎湃评论员)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