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刚刚结束,随着人们对网络购物的依赖,越来越多的产品上网销售,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记者从司法机关了解到,近年来,一些有毒有害食品和假药在网络上通过种种方式“隐身”售卖,而其中违禁化学成分添加严重更可能危及消费者生命安全,消费者网购需多加小心,有关部门也应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
近些年来,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应用广泛,无孔不入,人类对它是“一网情深”不能自拔。可以说互联网确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凡事都有两面性。网络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却也因为利益的驱使,给社会带了一些隐患,悲观者甚至说出“网络猛于虎”的话。
例如,当下网上购物、刷朋友圈等已经成了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然而这些互联网应用,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创业”的新平台。
据报道,北京检察机关近年来已办理多起利用网络直播平台、微信朋友圈、网络店铺等生产销售假药和有毒有害食品的案件。犯罪分子在家中用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能开张,让来源不明的保健食品通过网络平台“隐身”销售。有的“主播”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推销 “纯中药减肥胶囊”,进货价100元的产品经过层层倒手后以1900元卖给消费者,借助粉丝经济对非法产品进行包装,辐射人群数量呈几何式增长。有些不法分子从网上售卖的产品日期都是买家下单后自己打上的。此外,一些伪劣保健品为起到 “药效”,违法添加化学成分,对购买者造成身体危害。甚至有人吃进医院险些丢命。
如何防止有毒有害食品和假药侵害消费者利益?笔者认为亟须有效监管跟进,各监管部门、各网站平台都要切实履行好职责,加强监管。公安、工商、食药监等部门必须联起手来,注重对网络平台尤其是微商的监管。各网站平台要加强自查、自纠,出现问题及时改正,对有售卖有毒有害食品和假药嫌疑的用户果断出手,配合相关部门调查。
有毒有害食品和假药乱象并非 “不治之症”,只要各方联起手来,以上述违法行为就会没有生存空间。
网络是个好东西,但只有在严格的监管之下它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文明进步。
新闻推荐
楚一民打热水一个APP、发学分一个APP、跑步一个APP、连无线网络一个APP、刷网课一个APP……在一些高校原本为方便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