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高校App泛滥,别把学生当“唐僧肉”

来源:南国早报 2018-11-12 16:18   https://www.yybnet.net/

辛辣点评

□北京冯海宁

打热水一个App,发学分一个App,跑步一个App,连无线网络一个App,刷网课一个App……在一些高校,原本为方便师生、提高效率的信息化手段在实际管理和运营中却出现了过度倾向,更有多个App争相分羹,把学生当成“唐僧肉”。(据新华社11月10日报道)

这些App虽各有定位,也能给高校师生带来方便,但带来的问题却更多:有的粗制滥造,存在不少漏洞;有的视学生市场为“唐僧肉”,投放各类奇葩广告;有的僵化管理,让学生自行承担损失……坦率地说,这类App给学生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需引起重视。

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和学术单位,不应该被商业广告大肆侵染。而相对单纯、没有固定收入的大学生,更不应该成为各种App瓜分的“唐僧肉”。当学生成为“唐僧肉”,须有人来“捉妖”以保护学生免受侵害。

那么,该谁来“捉妖”呢?首先,各所高校要对进入校园的App严格把关。既要在总量上把关,也要在服务质量上把关。比如粗制滥造的App,应拒绝进入校园。而要严格把关,既需要专家评估也需要征求学生意见。最好是高校自主开发App整合多种功能。

其次,App运营商应有良知和责任感。虽然说大学生是一个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但运营商要把握商业广告的“度”,可以有一些健康的适合学生的广告,但要控制广告规模,严把内容审核关。

其三,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清理规范高校App。从报道看,这类App已进入多个省份的多所高校。教育部门应对这种现象引起重视,一方面及时清理问题App为大学生减负,另一方面,可以统一开发具有公益属性的App。

另外,还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2015年全国人大审议广告法修订草案时,有委员建议,高等学校校园内应当禁止商业广告活动。但修改后的法律只规定“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开展广告活动”,高校却没有纳入。就如今高校App泛滥现象,高校已被商业广告侵染,相关法律法规应进一步完善。

当进入高校的App变成“妖怪”,把学生当成“唐僧肉”来分羹,必须有人来“捉妖”,以还校园清静。

新闻推荐

曝光台 通行秩序较差 周边环境堪忧 市民反映文澜路大润发超市对出路段乱象频现

本报讯(记者谢韵)周末人气最旺的地方,莫过于大型商场及其周边路段。然而,不少市民向本报反映,称在周末或节假日期间,文澜路旺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高校App泛滥,别把学生当“唐僧肉”)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