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将职场过劳 关进法治“笼子”

来源:市场星报 2018-11-02 01:00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武汉科技大学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智勇及其团队发布了关于职场行为与疲劳状况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超过8成劳动者承受着一般或更高的精神压力和身体压力,处于过劳状态。“过劳死”的案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实际上这样的悲剧仍在不断发生。(11月1日《法制日报》)

“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感觉身体被掏空。”这是一些企业员工的慨叹。事实上,企业过度加班,导致员工过劳,一直是广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不仅媒体频频报道,艺术作品也经常涉及,不仅触动了年轻网友的“痛点”,也表达了企业员工抵制过度加班、珍视生命的共同诉求。

勿庸讳言,一些企业之所以要求员工过度加班,是在钻法律的空子。在此前发生的多起员工“过劳死”事件中,事发企业均没有承担法律责任。这是因为,《劳动法》仅对加班的薪酬进行了规范,但对加班的强度及加班导致“过劳死”等均未作明确规定;换言之,《劳动法》维护了加班者的经济利益,但对加班者的人身权利和生命尊严未进行有效保护。

正因为没有法律的约束,一些企业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便肆无忌惮地要求员工加班加点地工作,哪怕是员工生病了,也不许请假,把员工的血肉之躯当成了满负荷运转的机器。人毕竟不是铁打的,承受劳动的时间和强度是有极限的,一旦超过了这个极限,身体机能就会严重受损。“过劳死”事件频发,就是一个典型的血证。

可见,必须将职场过劳,关进法治“笼子”。无限度加班,绝不是体面劳动,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尊严高于一切,企业利益必须为其“让路”。因此,笔者呼吁企业要以人为本,从敬畏和尊重生命的角度出发,叫停无节制的加班加点,让员工做到劳逸结合。同时,立法机关应对《劳动法》进行修缮,明确加班的限度与强度,明确企业致员工“过劳死”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特别是相关管理部门,应对企业的加班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监管。

新闻推荐

重庆坠江公交车昨夜被打捞出水黑匣子早些时候已被打捞上岸

重庆坠江公交车被打捞出水。新华社发新华社重庆10月31日电(记者陈国洲韩振)记者从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获...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将职场过劳 关进法治“笼子”)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