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青 作
养生在年轻人中逐渐流行,但有的人却“边作边养”:一边无休止熬夜,一边勤勤恳恳地护肤;一边无节制饮酒,一边泡枸杞水……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0名18—35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2.3%的受访青年觉得“边作边养”现象普遍。63.5%的受访青年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年轻人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50.3%的受访青年发现一些年轻人认为自己在养生,放纵起来更没底线。(10月25日《中国青年报》)
调查情况显示,超过六成的人认为,这种“以养生为名的放纵”折射着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缺位。笔者认为,重要性意识的不足,并非“放纵会损害健康”等常识认知的欠缺,而是责任心不足导致的自律弱化。
稍懂常识的人都会知道,长期的不良习惯会留下严重隐患,损害身体健康,这也是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很多老年性疾病日益年轻化的原因。有人长期喝酒患酒精肝,有人因过劳猝死,年轻人身边不乏这类血淋淋的案例,但一个人若没有亲身经历和体验,就不会刻骨铭心。现实中,总会有年轻人为自己放纵的行为找开脱的理由,比如“太忙而无暇顾及”“再不放纵你就老了”等等。
然而,正如富兰克林说的,“保持健康,这是对自己的义务,甚至也是对社会的义务。”每个年轻人都该清楚,自己的身体不仅属于自我,还属于家人和朋友,是大家共同拥有的财富。让身体保持健康不只是对自我负责,也是为家人、朋友们高度负责:某天你若身体出现了病症,你将成为家庭的负累并让他们无比伤心;若你因为放纵而失去了生命,也就意味着一个家庭将会出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另一方面,“作”坏身体很有可能导致你成为被社会所抛弃的一员,在还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完成自己的梦想,实现社会价值时,人生就走到了尽头。此时,你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新闻推荐
核心提示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司法已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有些法律术语,你是否能分得清呢?有些法律用语尽管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