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湖北日报报道,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有18名学生因学分不达标从本科转为专科,其中11人已在6月按专科毕业。去年,该校出台了《普通本科生转专科管理办法(试行)》,直接取消“清考”制,明确规定未按要求完成本科学分的学生降为专科。
@赵越:本科变专科,显示了高校严控“出口”之决心,表达对学生的责任心和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决心。而对于一些大学生和家长来说,更是一记警钟。“本科变专科”也是对一些浪费光阴者敲的警钟。
进了大学门,好多大学生随便学认真玩,很多学校还是会对这些学生很仁慈。因此在毕业的时候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他们能过就过,甚至出台了“清考”制度。所谓“清考”制度是指在临近毕业前,学校会统一安排一次对未及格学生的补考,只要清考能过,毕业证、学位证照拿。这种仁慈导致了我国学生“高中三年累死,大学几年玩死”的不良现象高发。但大学生在一生中最好的青春年华里这么挥霍时间,到最后还能顺利毕业,到了社会却发现自己一无所学连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这种“仁慈”间接导致了“上大学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的产生。
本科淘汰是全世界高校的通行做法,特别是国外著名高校,本科淘汰率较高。这次,华中科大18位同学从本科变成专科既是保障本科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在退学之外,为学分不能达标的学生提供的一种“人性化选择”。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个年龄段其实正是一生中吸收掌握知识最好的时间段之一,所以大学时代才是一个人一辈子中最不应虚度的青春年华,更应勤奋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今年8月,教育部通知,要求高校切实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今后,进了大学本科能不能拿到本科毕业证书,只有靠勤奋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混日子、混文凭的日子总有一天会结束。本科降专科,听上去似乎很残酷,实际是学校重新给了考核不合格学生一次机会。
@常睿评:产品不合格不准出厂,严把质量关,才能赢得市场。同样,大学的学生不达标,就不能发给毕业证,只能发给肄业证书。华中科技大严格教学管理,从严要求,对不达标的本科生不发本科毕业证,督促学生加强在校学习。我为其点赞。
@郭慧岩:“本科变专科”听上去确实很吓人,但读大学不就应该这样吗?既然“专升本”已成为常态,“本降专”又有何不可?
大学,在很多学生眼中被视为无忧无虑、自由放任的时段。脱离了老师与父母的管束,一些大学生就像脱缰的野马,逃课、挂科、通宵打游戏、替课……甚至连饭都懒得去吃,整日在点外卖中度过,好像提前过上了“疗养院”的生活。
面对这样的“大学生活”,学校放任自流,就是对这种歪风邪气的变相助长。而学生如此散漫下去,结果只能是懈怠了学业,耽误了前程。
从此点来看,华中科技大学“本降专”,是对高校由“严进宽出”变为“宽进严出”一个有益尝试与探索。对大学生合理“增负”,能够保证学生培养质量,让学历更有含金量,没什么不好。
从每年高校的人才输出与社会人才接纳的对接上来看,或简单来说,从大学生就业上来看,“不合格”“徒有文凭”的大学生不在少数。有人抱怨我们的学历在贬值,但回头看看一些大学生的学校生活,我们就会发现不是学历在贬值,而是学历的“水分”越来越大。
在当下大学教育环境下,混个学历未免太过容易。有专升本,却没有本降专,只要考上了,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逃课或考试,靠自己的“小聪明”也能应付过去,再不济还有补考或重修这根“救命稻草”。
这样培养出的人才,用脚想想都知道是什么样的,用网友一句调侃的话说“你不失业,谁失业”。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杨冰清)校园墙壁文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陶冶学生情操,增长学生知识,激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