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女大学生坐反车报警,何须苛责

来源:南国早报 2018-10-14 16:18   https://www.yybnet.net/

新锐观察

□广东李蓬国

近日,南京某高校学生陈同学因坐反公交车,而且公交车已经是末班车,且地处偏僻,在滴滴和美团打车都不愿意来接的情况下,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报警求助。陈同学一边大哭一边报警,让警方误以为是个小朋友报的警……引发了网友热议,还一度上了微博热搜。(据《金陵晚报》10月12日报道)

这件事引发舆论热议,不少网友批评该大学生“巨婴”,质疑警察“浪费警力”。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从警方公布的录音可感受到,这名女生确实是急坏了。女孩哭着报警说:“我这里没有公交车,也打不到车,我回不去了,怎么办?”警察以为她是小孩子,安慰这个“小朋友”不要哭,问她多大了。女生回答说:“我好大了,我20岁了。”

这段录音乍听上去令人忍俊不禁。连警察都一度以为她是小朋友,因为确实没有听说过成年人因为坐错公交车报警的。可是,事情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警察在公布这段录音时,有详细的交代。

警方表示,女孩坐错车后,下车的地方基本全是农田和河道,周边只有零散的村镇,不要说网约车不愿意去,正规的出租车一般也不会去,公交车是这条路上唯一可选的公共交通方式。最后一班公交车已打烊,网约车和出租车都叫不到,夜晚在野外无法回家时,这名女学生报警求助是最安全也是最正确的选择。

对此,有网友批评她:“幼稚低能,走到社会上会被吃得连渣都不剩下。”不就是坐错一趟公交车吗,怎么成了幼稚低能?谁没有犯糊涂的时候?这种“照人不照己”的智商优越感,恰恰暴露其情商有硬伤。

至于批评警察浪费警力,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倘若自己的孩子迷路或在偏远地方叫不到车,难道任他自生自灭?“有困难找警察”不能绝对化,但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

总之,无论“小朋友”还是“大朋友”,都会有蒙圈的时候。作为局外人,应尊重他人犯糊涂的权利,并施以援手,而不能站在道德和智商的制高点上看笑话。否则,等到自己有一天也成了被笑话的“主角”,再来感叹“世态炎凉”,就纯属打脸了。

新闻推荐

新华社调查信用租房乱象:破坏正常供需关系 助推房租暴涨

相寓好房,押零付一”“无需押金即可入住我爱我家”,房屋租赁中介热推的“信用免押金”的租房模式,对租客而言极具吸引力。而...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女大学生坐反车报警,何须苛责)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